藥學雜誌電子報99期
102
Vol. 26 No. 1
Mar. 31 2010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三月卅一日出版

談張子和先生的詵詵丸治不孕症


永康榮民醫院藥劑科藥師 連小茵、林睿明

摘要

傳統醫學談不孕症病名最早見於素問骨空論乙節之“督脈為病,其女子不孕”,山海經乙書中稱“無子”,唐‧孫思邈千金方乙書中稱“全不產”,又稱“斷緒”。而歷代醫書對不孕症之論述,則散見於“求嗣”、“種子”、“嗣育”等編中1

宋‧陳自明先生所著婦人良方大全乙書中,其無子篇所云:「夫無子者,其因有三,一墳墓風水不利,二夫婦年命相剋,三夫婦疾病。墳墓不利,此非藥力可致,若夫婦疾病,必須藥餌」。又云:「然婦人無子,或勞傷氣血,或月經閉濇,或崩漏帶下,右尺浮則為陽絕,或尺脈微濇,或少陰脈浮緊,或尺寸俱微弱者,皆致絕產。若調攝失宜,飲食不節,乘風襲冷,結於子臟,亦令無子也」3

綜之各歷代醫家之述,導致婦女不孕因風水或命在此不談,而因病因則不外是腎虛、肝鬱、氣血兩虛、痰濕、濕熱、氣滯血瘀等因素。張子和先生治病以汗、吐、下驅邪為主,是為金元四大家攻下派的代表,其代表作儒門事親乙書中所立之詵詵丸,集當歸、熟地黃、玄胡索、澤蘭、川芎、赤芍、白薇、人參、石斛、牡丹皮共十味藥材,製成為丸,用於治不孕症,可說是臨床上,運用活血化瘀藥物配伍,而達到治不孕症之另一種醫療效果。

關鍵字:詵詵丸、不孕症、活血化瘀

壹、前言

育齡婦女婚後,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二年而未受孕者,一般婦科稱為不孕症。依現代醫學之研究,因女方因素,有因婦女排卵功能障礙、生殖器官病變、精子與卵子之間免疫因素影響,或生活職場環境等因素,而使得育齡婦女不懷孕。又依流行病學之統計,未實施節育計劃,新婚後一年內懷孕者約80%,而二年內有孕者約有90%。又據統計,不孕因男方因素約占40%,女方因素者40-50%,男女雙方因素約占20-30%,而不明原因者占6-10%1

貳、緒論

傳統醫學談不孕症病名最早見於素問骨空論之“督脈為病,其女子不孕”,山海經乙書中稱“無子”,唐‧孫思邈先生所著千金方乙書中稱“全不產”,又稱“斷緒”,而歷代醫書對不孕症之論述,散見於“求嗣”、“種子”、“嗣育”等編中1,如宋‧陳自明先生所著婦人良方大全乙書,卷九求嗣門篇中之陳無擇求子論,千金翼求子方等2

宋‧陳自明先生之婦人良方大全無子論篇所述,“夫無子者,其因有三,一墳墓風水不利,二夫婦年命相剋,三夫婦疾病”。墳墓不利,年命相剋,此非藥力可致。若夫婦疾病,必須藥餌。然婦人無子,或勞傷氣血,或月經閉濇,或崩漏帶下,右尺浮則為陽絕,或尺脈微濇,或少陰脈浮緊,或尺寸俱微弱者,皆致絕產。若調攝失宜,飲食不節,乘風襲冷,結於子臟(子宮也),亦令無子也3。清‧陳士鐸先生之石室秘籙子嗣論乙篇中,“……男子不能生子有六病,女子不能生子有十病。六病維何?一精寒也,一氣衰也,一痰多也,一相火盛也,一精少也,一氣鬱也……。十病維何?,一包冷也,一脾胃寒也,一代脈急也,一肝氣鬱也,一痰氣盛也,一相火旺也,一腎水衰也,一任督病也,一膀胱氣化不行也,一氣血虛而不能攝也……” 3。綜之,歷代各醫家之述,導致婦女不孕症因風水或命的在此不談,而其病因不外是腎虛、肝鬱、氣血兩虛、痰濕、濕熱、氣滯血瘀等因素1

又按明‧薛己先生在校註婦人良方卷九求嗣門,陳無擇求子論第一中所云:「竊謂婦人之不孕,亦有因六淫七情之邪,有傷衝任,或宿疾淹留,傳遺臟腑,或子宮虛冷,或氣旺血衰,或血中伏熱」。「又有脾胃虛損,不能營養衝任,審此,更當察其男子之形氣虛實何如,有腎虛精弱,不能融育成胎者,有冷稟賦微弱氣血虛損者,有嗜慾無度,陰精衰憊者,各當求其源而治之,至於大要,則當審男女之尺脈,若左尺微細,或虛大無力者用八味丸,左尺洪大,按之無力者,用六味丸,兩尺俱微細或浮大者用十補丸」2

綜之,依傳統醫學各醫家之論述,導致婦女不孕的生理、病理因素有因腎虛、肝鬱、氣血兩虛、痰濕、濕熱、氣滯血瘀等。而臨床上有多種病因,因此有各種不同之症候1

傳統醫學的形成與發展,早在遠古時代,生民在日常生活中,為著保健或治病的需要,因而有醫療行為之活動,又由於歷史文化水準等條件,而有不同學術論述之貢獻,金元時期劉河間(完素)先生認為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皆生火,因此用主張以寒涼為主,學術上被歸為寒涼派的代表;李東垣(杲)先生提出土為萬物之母,治病以補脾胃為主,被歸為補脾派的代表;朱丹溪(震亨)先生認為人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故治病當以滋陰為主,是為滋陰派的代表;張子和(從正)先生提倡邪去則正安,治病以汗、吐、下驅邪為主,是攻下派的代表。四者用不同領域,而在傳統醫學史上皆有不朽的貢獻,因此在傳統醫學史上被稱為金元四大家4

張子和先生名從正,字子和,自號戴人,南宋紹興26年(西元1156年,即金貞元四年)出生於睢州考城(即今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自幼從父習醫,20多歲始懸壺濟世,有過短暫的軍旅和太醫生涯,一生大部分時間在豫東一帶行醫、帶徒、郊遊、訪道、研究著述,代表作有儒門事親乙書傳世,共15卷。宋理宗紹定元年(公元1228年,即金正大五年),走完人生的72年旅程,卒於寓所。其在臨床上所運用之獨特思維,大膽的創新精神,精闢的醫學理論,紮實的臨證實踐,在傳統醫學史上是留下光輝的一頁5。其在儒門事親乙書,卷十五婦人症證第七中,開立詵詵丸方療婦人無子,其方劑為當歸、熟地黃各二兩,玄胡索、澤蘭各一兩半,川芎、赤芍藥、白薇、人參、石斛、牡丹皮各一兩共為末,醋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

依藥材學之記敘,當歸本品係繖形科(Umbelliferae)植物當歸的乾燥根6,神農本草經列入中品,本草綱目列入芳草類,李時珍先生謂其為女人要藥,性味苦溫,無毒,能破惡血,養新血,即有活血、補血的作用,治婦女月經不調、經痛、漏下、絕子等7。川芎即芎藭,本品係繖形科植物芎藭的乾燥根莖,性能性溫,味辛,能驅風止痛、理氣活血6。本草綱目謂其破癥結宿血、養新血等,能療婦人血閉無子等7。熟地黃本品系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植物懷慶地黃的根及根莖,其性味甘,入心、肝、脾三經,能滋補養陰補血,治血虛、月經不調、胎產崩漏等6,本草綱目謂其能生精血、補五臟、通血脈、女子傷中胞漏、經候不調、胎產百病等7

玄胡索,又名玄胡、元胡、延胡索,係罌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延胡索或山延胡索,及其它同屬植物的乾燥根莖6。主要成分含延胡索生物鹼,性溫味辛,入肺、肝、脾三經,其功能為活血散瘀,利氣止痛。人參係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人參的乾燥根,性溫、味甘微苦,能大補元氣、益血生津6。澤蘭一名地篸,又稱地瓜兒苗,係唇形科(Labiatae)植物地篸乾燥的莖葉6,其功能亦為行血、散鬱舒肝。牡丹皮係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牡丹的乾燥根皮6,功能為清血熱、散瘀血。白薇又稱白前,係蘿藦科(Asclepidiaceae)植物白薇的乾燥根莖及根6,其功能清血熱、傷中淋露等症。石斛係蘭科(Orchidaceae)植物石斛或霍山石斛等的莖,神農本草經列其為上品6,其功能為滋陰益胃生津6。赤芍為毛茛科(Ronunculaceae)植物芍藥或卵葉芍藥、川赤芍的乾燥根部,主產於內蒙古、河北等地6,主要有和血脈、散惡血之功。

參、結論

詵詵丸之詵詵兩字,依辭彙字典的註解是眾多的意思。在傳統醫學藥物製劑上,所以立為丸者,即表示其藥效緩故也,需長期服用方能顯其療效,張子和先生以此開立丸方治婦女不孕。子和先生認為婦女不孕,不管月經是否正常,均乃陰不升,陽不降之故也,故陽火盛於上,而陰火盛于下,致所不孕。其認為不孕多與陰陽失和水火不濟,病邪阻滯氣血不通,任督經脈為病,經水不調有關,故用補血活血調經,而治血虛血瘀所致不孕症6

依傳統醫學之敘述,瘀血的病理是血流不暢或局部有瘀血停滯,除跌打外傷或內出血可直接造成血瘀外,若因氣滯或氣虛亦可使血液運行不暢,及血寒而使血液凝滯,或血熱而使血液受煎熬等,皆可引起血瘀。又凡具有疏通血行、袪除通滯而含血脈暢通的藥物均稱為活血化瘀藥,其效凡能和血、活血、散血、行血、破血、逐瘀血,去惡血的藥物,均屬活血化瘀之範圍。

婦科之病大都與血證論治之,而“凡血症,總以袪瘀為要”的觀點8,9,綜觀張子和先生開立的詵詵丸諸藥大都是活血化瘀的藥物,綜之,詵詵丸治不孕症,可說是臨床上運用活血化瘀藥物配伍之一,而達到治不孕症之另一種醫療效果。

參考資料:

1. 羅元愷 實用中醫婦科學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4年12月第一版 1997年10月第3次印刷 284:36~41,285:11~14,284:59~61。

2. 宋陳自明 婦人良方大全 世一書局印行 民國66年1月再版 a.卷九2~3:4~a。

3. 清陳夢雷等編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第九冊婦科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1995年10月第1版第2次印刷 86:14~17,99~100:14~6。

4. 中醫學基礎 啟業書局印行 民國72年元月四版 10:1~6,1:2~7。

5. 錢超塵 溫長路主編 張子和研究集成 中醫古籍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前言1:2~7,199:3~6,876:12~16。

6. 中國藥材學 啟業書局印行 民國76年7月四版 617:30~32,416:18~22,650:4~14,409:31~34,1087:14~15,326:8~9;633:13~16,303:26~30;544:5~6。

7. 明李時珍著 本草綱目 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6月初二刷485:30~40,487:14~56,488:2~3,596:37~40。

8. 中醫治則研究 木鐸出版社 民國72年9月出版 208:11~18。

9. 陳可冀等 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 知音出版社 民國88年5月初版二刷 26:21~24,27:1~12,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