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雜誌電子報99期
104
Vol. 26 No. 3
Sep. 30 2010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九月三十日出版

黃耆真偽辨識
- 社區藥局中藥實務論


大新兄弟藥局藥師 趙正睿、趙孝憲

摘要

中藥黃耆之藥材(飲片)於市場交易中,俗名通稱之『青(生)耆』,為民眾最熟悉之中藥材,其每年交易量、使用量排行第一名。但卻大多是:與黃耆同(豆)科不同屬的「紅耆」(台灣市場稱為“晉耆”),非正品黃耆,於市場上交易流通不分黃紅「黑白賣」,除非特別指定要「黃耆(北耆、綿耆)」,否則買到的絕對是「紅耆(晉耆)」。

紅耆是誤用之藥材,而在台灣卻「橫行喧賓奪主」「劣幣驅逐良幣」,正品黃耆反被視為偽劣品,故應予區別辨識釐清,導正回歸以正品黃耆用藥。

社區藥局藥師執業之際,科學之鑑定方法,無法應用,唯善用傳統上之鑑別方法,黃耆、紅耆兩者從藥材、飲片之比較,並附實物圖示之,再依一望、二聞、三嚐、四切摸之經驗原則來辨識。市售商品真偽、品質優劣、種類、規格、等級等等,一併述之供參。

關鍵字: 黃耆、北耆、綿耆、紅耆、晉耆

壹、前言

黃耆是中醫治病、民眾保健、養生最常用之中藥,在台灣所有中藥材之進口量及使用量皆排行第一。但是:台灣每年進口的藥材「黃耆」大多是同(豆)科不同屬的「紅耆」(台灣市場稱為”晉耆”),非正品黃耆。歷代藥書文獻較少記載紅耆,若有所載也僅止於為外用敷腫毒。且經近代研究證實,「紅耆」療效不及「黃耆」的1/2,「黃耆」才是真正具有確實療效的黃耆。但經市售抽查40件黃耆藥材中,「紅耆」佔37件(佔台灣市售黃耆90%以上),而「黃耆」僅佔3件,所以兩種(黃、紅耆)不但相互混用,甚至幾乎代用品(紅耆)完全取代正品(黃耆)之特有的現象。因而辨識「黃耆」或「紅耆」、確保品質優劣,並導正此嚴重之混用的現象,正確妥善謹慎的把關,讓消費者安全有效服用中藥,乃執行中藥業務藥師之重責,以免消費者未蒙中藥之利、反受其害。

社區藥局執行中藥業務(中藥零售、調劑),認識、辨識中藥材及飲片乃執業中最重要之一環。中藥品種繁多,且因台灣目前市售藥材來源混淆,常因外觀相似、同名異物、同物多名、而有正品之代用品或地區習慣用藥不同名稱混亂、張冠李戴、藥用部位混用、近緣植物誤用等等因素之故,甚至偽劣藥材充斥,使得辨識不易,因而難免就會有誤用的情況發生,所以藥師提升執行中藥業務之能力,對中藥材、飲片認識、辨識,更顯其重要性。

雖然目前中藥辨識方法多元化,依品種、形態和解剖學特徵分類,從基源、性狀、顯微、化學及藥理活性等方法進行辨識外,而今更加上“中藥材特徵性基因”(Characteristic DNA Sequence of Chinese Crude Drug)進行真偽鑑別,因而使中藥辨識更臻完善。但是,社區藥局藥師執行中藥業務之際,這些科學之鑑定方法,根本無法應用。唯有善用傳統上之鑑別方法加上專業學識,再依一望、二聞、三嚐、四切摸之經驗原則來辨識真偽、品質的優劣。雖或有所誤,卻應有十不離八九之正確性。

一、望

眼看,審視外觀,察形觀色詳視中藥材或飲片形狀、大小、色澤、質地、表面特徵或(橫、縱)斷面特徵比對鑑別之。

(一)、從外觀

如野生人蔘蘆頭呈長形,有凹狀盤節(雁脖蘆),根莖部支條表面有緊密而深陷的環狀橫紋(鐵線紋),鬚根具有明顯的突起結,形似珍珠粒(珍珠點)。

(二)、從切(斷)面

觀其組織結構特徵、色澤。如黃耆切面中心鮮黃色,外圈淺黃,稱之「金井玉欄」。

(三)、放大鏡

觀察種子部分可用放大鏡輔助觀察。例如紫蘇子表皮面具隆起的網紋。

二、聞

鼻聞,聞其特有天然植物氣味或獨特之特殊氣味。天然中藥材,多屬植物為多,會散發自然的香味或天然植物味。此法獨到,為他法所不能及,如木香、當歸等含揮發油藥材皆散發特異芳香味。燻了二氧化硫的中藥材,有酸味且嗆鼻,有黴腐味(臭普味)可能發黴了。或許從外觀很難辨別飲片品質優劣;而只要仔細聞聞,優劣見真章無所遁形。

三、嚐

嚼之、品之辨其味:用口嚐或少許咀嚼,或開水浸泡後品其液的方法。但需在口中咀嚼或品嚐一至二分鐘左右,使舌頭的各部份都接觸到藥液,才能嚐出準確的味道。如熊膽先苦回甜、咀嚼大黃有砂礫感,黏牙,味苦微澀。

四、切摸

觸摸藥材外表特有紋路、質地軟硬,韌度、疏緊、粘度或粉性等,並可檢查新鮮度、乾燥度及脆度。如厚朴的油潤,山藥的粉性等。質地偏軟、細屑多的暗藏儲放過久的危機;再切摸有無發黴、蟲蛀、蟲卵、灰塵附著。

貳、以傳統方法辨識黃耆、紅耆

台灣市售常用之黃耆基本上有兩種,佔最大宗的是紅耆(晉耆),少量的黃耆(北耆、綿耆)。

一、黃耆1

黃耆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草部上品,經後歷代諸本草皆有收載與增著,並沿用迄今之重要藥材。自古為補氣諸藥之長,又為內託癱瘡聖藥。又名綿耆、綿黃耆、北耆、東北黃耆、黑皮耆、白皮耆。

黃耆之藥名不勝枚舉,古今許多不同基原之黃耆植物皆有沿用。按神農本草經及歷代諸本草記載之黃耆原植物,據今本草學家考據考證及科學求證,認為應以膜莢黃耆、內蒙古黃耆為正品。蒙古黃耆主要產於蒙古、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新疆等地。膜莢黃耆主要產於山西、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內蒙古等地。

二、紅耆

紅耆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耆的乾燥根。又名晉耆、紅皮耆。主要產於甘肅岷縣、武都、臨潭等處。

但是:此品種紅耆,在台灣卻以晉耆之名(僅只台灣使用)混淆代黃耆使用銷售。因宋「圖經本草」以後,黃耆被廣泛使用,且以山西產的綿黃耆療效確實,質地最優而聞名。台灣卻以紅耆品種(產於甘肅)冠以「晉」(山西簡稱晉),而稱之為「晉耆」。「張冠李戴」沿用,如此「晉耆」在台灣成為紅耆之別名。

三、黃耆、紅耆藥材特徵比較(圖一)2

 

藥材整體觀

 

辨別

16-1.tif

蒙古

黃耆

外皮土黃色,有黃色點狀氣孔,其硬度較硬。

16-2.tif

膜莢

黃蓍

外皮縐紋較細緻、淡黃色含纖維較多故較綿不易折斷。

16-3.tif

外皮棕黃色或近於棕紅色,栓皮易剝落露出淡黃色皮部及纖維。質柔韌,斷面纖維性且富粉質。

圖一 黃耆、紅耆藥材特徵比較

 

四、黃耆飲片特徵(圖二)3

圖二 黃耆飲片特徵

 

五、黃耆、紅耆飲片鑑別比較(圖三)

黃耆(綿耆、北耆、白皮耆)

鑑別

紅耆(晉耆、紅皮耆

16-14.tif

黃白色或黃褐色

外表皮

黃棕色或紅棕色有核桃紋

16-15.tif

黃色

中心

淡黃白色

微甜

甜味重

植物豆腥氣

乾燥

外觀感

油質感

渣少

嚼之

渣多

圖三 黃耆、紅耆飲片鑑別比較

 

參、台灣市售商品4

最通俗名稱是「青(生)耆」,99%是這樣說,但是,流通於市場上交易之名稱「青耆」是泛指「黃耆」、「紅耆」而不分黃紅「黑白賣」,除非特別指定要「黃耆(北耆、綿耆)」,否則買到的絕對是「紅耆(晉耆)」。

至於為什麼“黃、紅”會說成“青(生)”呢?應該是因為一般所熟悉黃耆若經蜜炙稱之「蜜耆」,那麼未經蜜炙之生品「生黃耆」就簡稱“青(生)耆”,且“生”和“青”的台語相近,習慣使然,「青耆」「生耆」成了黃、紅耆的別名。

一、藥材

台灣市售黃(紅)耆商品,藥材僅限於進口商盤商買賣,再加工切製成飲片。一般中藥販賣業者不再自行切片(飲片),皆由盤商直接供應切片(飲片)之「小包裝」販售。

藥材有把裝(圖四)、散裝(圖五)貨之別,把裝為耆類之上品、味道比散裝耆香醇、剝開裏面沒有破皮和小條為佳。散裝黃耆分多種等級、大部份以軟大條為佳。

黃 耆

紅 耆

16-8.tif

16-9.tif

圖四 把裝貨

 

黃 耆

紅 耆

16-10.tif

16-11.tif

圖五 散裝貨

 

黃耆台灣稱之為北耆者,為產於東北之膜莢黃耆的乾燥根。因集散地在東北故有北耆之稱。大陸稱為關耆、正耆、正口耆。白皮耆者,為產於山西北部和蒙古之蒙古黃耆的乾燥根。

商品上稱為綿黃耆、綿耆、沖耆、正口耆者均係蒙古黃耆之栽培品;而正口耆乃為收成時經嚴選者,為今日所有黃耆之最上品。產於山西之正口耆,其中以上黨正炮(砲)臺耆、副炮(砲)臺耆為著名,條長二尺之多,色黃白,多為出口或作為精製飲片;蒙古產黃耆質量也較好,但多分枝。

二、生黃(紅)耆飲片

為藥材去雜質,洗淨、潤透切成橫片或斜片,曬乾。

(1)外觀、切片又分有大、中、小、及壓扁切片等多種形狀。但因切的角度,碾壓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品質等級與價格並非完全以大小片來區分,產地是否道地為區分品質等級與價格之因素。(2)等級別:以英文字母大寫標示(圖六),一等級:「AAA」或「SSS」級。三等級:「A」或「S」級。

圖六 等級別

 

三、炮製或加工品

(1)炒黃(紅)耆:用麩炒至深黃色,篩出晾涼。(2)炙(紅)黃耆(圖七):用蜂蜜入鍋溶待起泡沫狀,入耆片拌勻,文火炒至冷後不黏手取出攤晾。(3)油黃耆片(圖八):市售的油耆是由黃耆(北耆)的細根或根的末端加蜜熬煉而成,因為蜂蜜浸潤,呈現軟化的現象(可以拿來打結),甜度高,主要為藥商造假使詐之花樣,部份業者為圖利出售,貨不真、價不實。僅少數不法業販售。另有未經加工者,黃(紅)耆因保存不當,產生醣化作用,類似過熟的香蕉一樣,帶有濕潤柔軟微透明狀,也謂之“油耆”。

16-4.tif

圖七 炙耆(蜜耆)

16-5.tif

圖八 油耆片

 

肆、結論

由上觀之,黃耆、紅耆為同科不同屬的兩種藥材,不論在外觀、成分、藥理活性、臨床療效等方面及根據藥理實驗結果,都有相當大的差距,如黃耆之藥理活性成分AstragalosideIV,並未在紅耆根中發現,且顯示黃耆藥理活性最強。因此使用上理當按其藥效區別。

賴榮祥教授之【原色生藥學】,明述紅耆品質藥效遠遜於黃耆,同時藥效強弱有別,且其內部構造之特徵,在栓皮層下方有草酸鈣之結晶纖維存在,係日局方之淘汰品。我等專業人員理應「撥亂反正」豈可同流混淆而不辨。

且目前大陸藥典已將「黃耆」、「紅耆」分條收載。台灣以外幾乎沒有其他國家使用『紅耆』,大陸因應台灣紅耆大量需求而特定劃地種植。轉述報導一則:台灣中藥業者赴河北安國藥材市場參訪,詢及有關黃耆與紅耆的問題,其說:「中國栽培的紅耆幾乎都賣到台灣」,反問之:「怎可把錯的藥材賣到台灣騙台灣人呢?」對方臉不紅氣不喘、理直氣壯說:「台灣人要買這種藥材,只好栽培來賣,有何不可?在中國基本上是不用紅耆的!」。

紅耆是誤用之藥材,而在台灣「橫行喧賓奪主」,究其原因:一、中藥從業者多數為師徒傳承,專業不足。二、紅耆價高於黃耆利潤高。三、又正品黃耆因甜度不及紅耆,民眾主觀上以較「甜」者為上品。所以販賣者、民眾買到的90%是紅耆,正品黃耆反被視為偽劣品,冤枉不?故宜儘早導正回歸以正品黃耆用藥,不能再混為一談,應予釐清。

雖然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規定「中藥材外包裝上的標籤或包裝,都應標示品名、重量、製造日期、有效期間、廠商名稱及地址等。」。更應建議要有標示「產地」,因為產地為辨識藥材、飲片真偽品質之重要指標之一。

參考資料:

1. 新編中藥大辭典第三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2:2102-06。

2. 顏焜熒:原色常用中藥圖鑑。台北,南天圖書有限公司,1980:31-3。

3. 顏焜熒:原色中藥飲片圖鑑。台北,南天圖書有限公司,1980:23-4。

4. 張賢哲、蔡貴花:中藥炮製學。台中,中國醫藥學院出版組,197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