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雜誌電子報112期
112
Vol. 28 No.3
Sep. 30 2012
中華民國一○一年九月三十日出版

建構特殊族群用藥安全體系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藥劑部藥師 廖玲巧
重興藥局藥師 林重興

壹、前言

家庭結構隨著社會繁榮與經濟發展產生極大的變化。在偏遠的鄉村裡,社經地位較差的年輕人,為了成家立業不得不尋找外籍人士做為終身伴侶。因此外籍配偶成為影響台灣家庭變遷的重要因素。由於外配的社會適應、文化調適、以非感情為基礎的婚姻問題及其子女教養問題等,都是值得大家關注的議題,外配在整體大環境之下是相對弱勢的族群。同時外配之文化、語言、生活型態之差異,在就醫方便性、可近性及安全性等遭遇到相當程度的困難,因此讓她們具備正確用藥常識是刻不容緩的。

貳、 社區藥局藥師協助外配整理家庭用藥

藉由藥事人員的專業知識,並請外配舉辦座談會提供用藥意見,編製成簡易安全用藥手冊,並建置用藥安全資訊資料庫。定期召集外配宣導正確用藥,增加其用藥知識及照護能力,加強藥物使用說明、用藥須知及注意事項,了解藥袋標示之意義,也透過問卷,瞭解其用藥常識及宣導的滿意度,評估用藥安全宣導之效益。邀請外配全家人參與衛教宣導聚會,用藥安全全家一起來,俾利事半功倍。提醒外配及其家人,勿相信不實或誇大療效之藥物廣告,杜絕不法藥物之流通。最後,舉辦外配創意養生藥膳大賽,鼓勵外配及家人能走出家中,增加與他人的互動,營造全家和樂融融新氣象,塑造社區藥局專業形象,為全民用藥安全貢獻一己之力。

參、正確用藥宣導活動

正確用藥宣導分別舉辦5場次的用藥安全宣導活動 (圖一),每場次針對不同主題進行宣導,包括:一、藥是什麼與中藥用藥安全 二、你的好厝邊—社區藥局與善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 三、正確就醫與安全用藥教育 四、藥袋標示說明與藥怎麼吃 五、生病時如何自我健康照護與避孕藥之使用。另外,於每場次的第一堂宣導課前與第五堂宣導課後進行「用藥行為認知問卷調查」前測與後測,以瞭解宣導效益。為提升外配對於正確用藥的認知及照顧家人用藥的方便性,適時給於正確的用藥資訊及藥袋標示說明,特別彙編簡易用藥安全手冊提供參考,內容以中文、英文、越南文、印尼文等四種語文呈現,包含:一、藥是什麼 二、生病時 如何自我健康用藥照護 三、認識藥袋標示 四、看病時 如何向醫師說清楚 五、領藥時 如何向藥師問明白 六、藥怎麼吃 七、藥品的保存與廢藥回收 八、善用慢性病連續處方箋 九、女性用藥--避孕藥的使用 十、你的好厝邊--社區藥局。手冊分送參與宣導之外配、衛生局、各鄉鎮市衛生所及相關新住民團體,同時將手冊內容建置於網站上供瀏覽。

 

112-13.tif

圖一 媽媽上用藥安全課,小孩在旁學電腦

 

肆、辦理座談會

為瞭解外配對於安全用藥知識的需求,上課前辦理座談會,收集到以下意見與建議。

一、參與的外配認為用藥安全課程,有別於以往參與之宣導內容,讓我們學習到很多用藥常識,可以照顧家人健康,不但獲益良多,也讓我們覺得受到關懷,希望能繼續辦理,同時能擴大參與人數,讓更多新住民可以參加。

二、上課時可以讓先生與小孩共同參與,增加上課方便性,家人放心讓我們參與活動,並學習用藥知識。

三、簡易安全用藥手冊內容豐富,對我們的用藥幫助很多。尤其公會很用心,翻譯成越南文、印尼文、英文,讓我們容易看得懂,有回家的感覺。

四、外配國、台語都不流利,而部分講師說話速度過快,學員反應不及,建議講師放慢講話速度,簡報多使用圖片說明,以增加學員的理解能力。

伍、用藥行為認知之調查

為瞭解外配經過五次宣導後用藥常識之提昇程度,進行「用藥行為認知問卷調查」前測與後測之分析,成果如下:

一、開辦五個班次總共招生152名,分別由關懷協會、學校、社區藥局、基層診所、社區人士協助招生,各有一位藥師負責協調張羅一切。從外配上課出席率發現外配或其家屬對此次負責招生的人士其信任度是有差別的。學校>社區人士>基層診所>社區藥局>關懷協會,這與社會認知相符。

二、參與宣導的外配,其年齡層以30-39歲為最多,約占50%,20~29歲者次之。其學歷以國中/初中為最多,國小次之,大專以上學歷者最少。表示學歷高的要找配偶較容易,或許生活水平較高,不必嫁到臺灣來離鄉背景。就國籍上來看,越南籍者最多,大約50%左右,其次是印尼及中國籍,其他國籍者只有3位。

三、參與的外配,八成來台灣已超過5年,剛嫁過來的較少,表示婆家不放心她們拋頭露面;家庭型態以核心家庭為最多,主幹家庭次之,混合家庭者也有近二成,因離婚或喪偶的單親家庭及未生育子女者則為少數。至於家庭型態,以三代或四代同堂居多,大家庭中約三成有老人需要照顧。

四、參與宣導前有近六成的人不知道慢性可以請醫師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但宣導後知道的人攀升至近九成。顯示外配社會封閉嚴重。使用藥品時會看說明書的人在宣導前只有62.4%,宣導後則增加到93.8%,利用宣導提高外配用藥的警覺性,有效建立用藥安全。

五、外配的家屬,約85%的人平常使用藥物的最主要來源為中西醫療院所開立或向藥局購買,仍有約15%的人藥物來自電台或電視購藥頻道或親友贈送,此部分經由宣導並未有明顯的改善,可能因之前購買的藥物尚未服用完,或其藥物來源並非外配所能掌控。但到社區藥局自我照護買藥的比率稍有提升,顯示社區藥局功能經宣導後被接受或提供更廉價的自我照護。

六、宣導前有高達67.7%的人將未使用完的藥品或保健食品丟棄在垃圾桶,會拿去醫療院所或藥局回收的在宣導前只有17.3%;宣導後則增加至73.4%,而丟棄在垃圾桶的則降低到12.4%,大部分都表示將藥品服用完。

七、外配的家庭其用藥大部分都由外配負責,可見她們肩負照顧家人健康的重責大任。有66.2%的外配未曾接受過醫藥專業人員的用藥安全宣導,政府或醫藥專業人員應協助外配族群學習正確安全的用藥常識。問卷發現外配對用藥安全資訊的需求及其求知慾的渴望。政府應加快外配醫藥資訊取得的宣導與建構,讓弱勢的家庭用藥更有保障。

八、有93.2%的人吃藥都是配服白開水,只有少數直接吞服或配服飲料;宣導後使用白開水配服藥品的比例更提高到96.5%。宣導前有42.9%的人會自行調整藥品劑量或停藥,而大部分的原因是疾病症狀有改善;宣導後會則降至23%,服藥順從性有明顯的增加。

九、將近87.9%的外配對於目前家庭生活感到非常滿意或滿意,只有少數非常不滿意,此有待其家人或整個社會大環境給予更多的協助與關懷,讓她們能在第二故鄉生活適應良好。

十、外配參與宣導後,在用藥認知上有98.2%認為有提升。對社區藥局功能的瞭解上有95.6%認為有提昇。有99.1%的外配也願意再參與未來類似的用藥衛教宣導活動。高達99.1%的外配對本次宣導活動感到非常滿意或滿意,期待政府或相關單位能再繼續辦理相關宣導活動。

陸、後續工作構想與建議之重點

一、整編「簡易安全用藥手冊」,廣為利用網路、書面 (至少四種語文) 及圖示,讓來自更多國家的外籍新住民都能分享資訊。

二、培養弱勢族群中優秀的學員成為種子講師;宣導資料增加圖片,促進外籍新住民瞭解。加強授課講師閩南語能力,並改善授課技巧。

三、加強公會網站平台建置。結合縣市政府民政處、社會處、教育處、衛生局、衛生所等的資源,建置各縣市社區藥局用藥安全服務網,將文宣、用藥資訊、教材手冊貼上網共享,擴大宣導層面。

四、為更瞭解外配的想法與需求,蒐集用藥 Q&A 歸類成冊,適時發覺問題,並及時協助解決疑問。

五、由藥師進行居家藥事訪視,協助外配整理家庭用藥,給予諮詢服務並宣導正確用藥觀念,減少藥物濫用或重覆用藥。

柒、檢討與展望

一、為了取信外配之婆家,接受外配老公與孩子一起上課 (圖二),贈送宣導品,因外配無法回家煮飯,就必須為她們準備餐點。

二、編製簡易安全用藥手冊時,發揮醫院藥師與社區藥局藥師相輔相成的分工合作。外配說該手冊對她們而言很有幫助,除了清楚藥袋標示的真義外,更有家鄉的味道。應以多國文字廣為利用網路,讓來自更多國家的外籍新住民都能分享資訊。

三、建議廣徵來自不同部落或地區的弱勢族群參加。培養弱勢族群中優秀的學員成為種子講師,以利宣導成果。大部分學員對閩南話的反應較國語要好;宣導資料宜增加圖示部分,讓外籍新住民看圖可說故事。

四、邀請外籍新住民參與宣導上課時,初期其家人非常排斥,怕原來乖巧的媳婦受到外界或同鄉帶壞,故每次上課都全家出動,老公接送上課後當義工,幫忙發資料排桌椅,小孩學電腦,溫馨幸福。上課時遇到家鄉人,真是他鄉遇故知有談不完的話題。

五、針對用藥指示及注意事項的說明,可提供就近醫院及社區藥局的藥袋現場解說,並將用藥說明部分,提供中-英、中-印、中-越…等不同語文對照講解說明,一方面加深印象,一方面讓外配易於瞭解。

六、用藥安全研討會邀請外配之家人 (老公及孩子) 共同參與用藥經驗分享,參加的學員非常踴躍。將全家用藥經驗與大家分享,並可藉機了解家人真實用藥情形或適時給予導正的機會。讓用藥安全全家一起來 (圖二)。

 

112-14.tif

圖二 用藥安全研討會

 

七、為加深用藥安全宣導印象,舉辦用藥安全觀摩或家鄉菜創意競賽與藥膳大賽者 (圖三、四),各班也可藉表演用藥安全之短劇 (寓教於樂) 或手藝,以加深印象或讓外配有機會走出家庭,認識更多家鄉人,一解鄉愁。

 

112-15.tif

圖三 藥膳大賽

 

112-16.tif

圖四 藥膳大賽

 

八、偏遠地區違法賣藥情形泛濫,嚴重危害民眾健康。於用藥宣導時特別提醒外籍新住民及其家人,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以杜絕不法藥物之流通。藉由座談會促進用藥經驗交流及相互鼓勵,宣導正確用藥與就醫觀念。

捌、結語

外配的社會是封閉的,由於其家人對她們的不放心、沒信心,深怕她們一旦外出會受到其他外籍新住民的影響,造成家庭的困擾。又怕外配被別人慫恿而逃家,更怕她們心不在臺灣,容易被人拐跑逃回國去。政府及相關團體須協助她們走出家中,增加與他人的互動,適應新生活。

我們首度針對外籍新住民進行用藥安全宣導,成效十分良好。政府應繼續辦理相關宣導衛教活動,讓這些來自外國、離鄉背景的臺灣媳婦能多瞭解用藥資訊,協助她的家庭安全用藥。

弱勢族群的用藥安全有待加強,除了擴大宣導對象外,並可結合居家藥事訪視,一方面協助其全家用藥照護,一方面讓這些弱勢家庭更認識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