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Vol. 30 No.4
Dec. 31 2014
中華民國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出版

淺談中醫與易經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藥學雜誌編輯委員 楊秀燕

壹、前言

提起《易經》,一般會直覺意會與卜筮相關,然而,事實上《易經》一書,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古老之經典著作。兩千七百多年以來,世人推崇備至,尊之為群經之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出:「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綜觀中國醫學史,援易入醫,不計其數。如唐之孫思邈,明之張景岳,今之任應秋諸家,無不究心《易經》,深諳《內經》,使醫易相通,而在醫學上大有建樹。

《易傳系辭》曾說:「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易學把人體臟腑器官納入易的框架;《易傳.說卦》:「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身,離為目,艮為首,兌為口」;唐朝藥王孫思邈曾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張景岳更進一步將「醫易同源」說發揮到極致。他說:「易之為書,一言一字,皆藏醫學之指南;一象一爻,鹹寓尊生之心。」又說:「天之變化,觀《易》可見;人之情況,於象可驗;病之陰陽,有法可按。」即認為易學乃是醫學的指南,天地萬物和人類的生理法則以及治療疾病的法則,都無非是陰陽變易之理,此基本法則都存在《周易》一書當中。而延年治病的目的及原則就是調和陰陽。張景岳說:「醫道雖繁,一言以蔽之,曰陰陽而已」。

貳、易經與中醫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時期(公元前403-221年),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對後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極深遠的影響。然而《內經》理論的形成,其基礎即是借用了易經中所說之「陰陽」為思維模式;另一方面源自於《內經》之前及其同時代的相關學說。未病先防、既病防變觀,是《內經》防治學說的精髓,總稱之為「治未病」,而其源蓋出於《易經》。

《易經》大約成書於西周末年。易經講太極、八卦、河圖洛書、陰陽五行,都是在講氣的組織結構。「易」,由日、月兩字組成,代表陰陽乃天地造化之動力。

《內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道出人體與宇宙萬物陰陽對立統一關係。易經中說天為乾,地為坤,乾坤為父母,生有兌離震巽坎艮六個子女乾坤、兌艮、離坎、震巽,陰陽相配統一保持動態平衡,是物質中天然相配的系統結構。

中醫理論強調「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的原理。所謂天人合一,即天為大宇宙,而人為小宇宙,人的行為符合大自然的規律,則萬事順,百病不生。人體為一整體,各內在器官息息相關,其中若有一者陰陽失調,運行不暢,皆會影響全局。它的內容包括五運六氣、天人合一、陰陽五行、臟腑經絡以及各種病症產生和變化的原理、治療的原則。但這些基本原理原則,都是根據易學所發現的一整套自然規律而來。可見中醫源遠流長,醫與易是密不可分的。

東漢張仲景著《傷寒論》是中醫理論的開始,即六經辨証學說,六經裡有三陽三陰,一起統合榮衛,榮衛即指陰陽,從易經的觀念和思想產生,從太極生兩儀到四象,再從太陽和少陽合成陽明,太陰和少陰合成厥陰,總共有六經,而六經又分陰陽,如此就變成十二經脈。又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運用八卦取象的觀念,明確了中醫的用藥原則、子午流注與八綱辨證。

參、中醫與現代醫學

中醫治病是辨證論治(指證侯,非指症狀),標本兼顧;強調「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攻實補虛,扶正祛邪。

西醫則是辨病論治(指病的名稱)、對症處理(指症狀);擅長於依賴現代儀器檢測對疾病作出病名的鑒別診斷。臨床治療以化學合成的西藥為主,追求即時效應,如血壓高就用降壓藥,體溫高就用退燒藥,但治標不治本,有時伴隨或多或少的藥物副作用。西醫外科手術治療在一定的時限範圍內會有立竿見影之效,但時限一過,亦可見病灶轉移或者舊病復發。 西醫治病多考慮表面物質空間的因素。最理想的治療是對因治療,即針對致病的原因進行治療。以內因性疾病為例:西醫對大多數內源性疾病稱之為原發性疾病,說白了,就是原因不明之疾病。病因不清楚,顯然不能對因治療,只能對症處理,不能根治。

從「氣」的角度來看,致病的原因不僅僅存在於表面物質空間,還與微觀空間的因素有關。如過敏,中醫認為是一種身體對外界的反映性疾病,疾病的本質就是元氣虛;但西醫分得很細,過敏原也越查越多,病人常無所適從。 中醫所講的辨證有八綱辨證(陰、陽、里、表、虛、實、寒、熱)、臟腑辨證等。用藥則有「君、臣、佐、使」之說,靈活多變。中醫治病兼顧了有形病變實體與無形病理特徵。

針灸治病的特點是辨經論治(指經絡)、辨穴施術(指穴位)。經絡系統包括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等。古人重視辨經論治,強調「寧失其穴,勿失其經」。中國古代名醫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的序言中講:「內景隧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此言必不謬也」。此處所講的「內景隧道」,就是指修煉者達到一定境界層次後,用天目返觀內視所證悟的經氣運行通道。若以現代詞彙,就是生物能量流在體內的運行軌跡,其實就是經絡。中醫方劑治療和針灸治療在思維方式上有相通之處,都兼顧了表面空間與微觀空間的因素。但中藥、針灸也有侷限性。在中國古代第一部通史司馬遷所著《史記》105卷《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當扁鵲用神奇的人體透視功能發現齊桓侯之病已由皮膚入血脈,再入腸胃,再入骨髓時,針藥皆不可治。

肆、 中醫天人合一思想與五運六氣在現代社會的作用

中醫學以元氣論為基本,強調整體的分化性及由此決定的不可分解性。人與客觀環境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人是自然之氣演化的產物,從而提出了天人相應、五運六氣、外邪六淫等理論。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醫學的基本思想之一。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天有五氣,地有五行,人有五志和五臟,遙相對應。然而,人體不僅是物質存在,更是精神存在,人的秉性、脾氣和思想等等。在人體健康範疇,人的精神平和則氣血順暢,所謂的「心平氣和」便是此意。但是,在人體,氣是一個有限而易損的能量,猶如西醫所提之免疫系統,許多因素都能導致氣的障礙,如:氣虛,氣滯,氣逆,氣陷,氣脫等等,正所謂:「氣之所至,病之所存。」所以,一切治療和養身之道,均是圍繞著補氣、吸氣、調氣。但是,氣畢竟是氣,它最終是要衰竭的。然而,宇宙的能量卻是相對永恆的。既然人體是一個小宇宙,那麼,人體能量為什麼不能永恆呢?如果一個小宇宙同化了大宇宙的精神,是否也就獲得了大宇宙的能量呢?所以,中醫到了最高境界就是所謂的修身養性,清心寡欲。

「五運六氣」簡稱「運氣」,始於黃帝內經,這種學說主要在於探討自然界的天時氣候變化與人體之發病、預防及臨床治療之間的關係。「萬物受氣而生,受氣而長」;《素問‧生氣通天論》:「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因此氣候正常,人體內的陰陽平衡也正常;氣候異常,人體內的陰陽平衡也隨之而紊亂。

五運及六氣都分別能對人體健康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透過五運六氣的研究,我們可以預測在每一年的氣候變化中,會引發什麼樣性質的疾病、流行的情況,並且能夠預測疾病在流行程序中開始發生、達到猖狂、逐漸消退等變化的時間,現在亦有許多關於五運六氣的研究,如果能更了解五運六氣在整個執行狀態中的細節變化程序,也就能預先掌握了未來疾病的發生和流行趨勢,為人類預防疾病的發生做好事前準備,以期儘可能減低流行疾病對人類的危害。

伍、結論

「易以道陰陽」,《易傳.系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現代中醫大多著重於現有疾病之治療與中藥科學化,而古中醫則是戮力於防病於未然、治病法天然。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即符合現代醫學所說之注重均衡飲食與規律生活能有益健康。《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云:「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內經》在談到損害人體健康的惡劣行為時,說:「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故半百而衰也。」天有四時,以生寒暑燥濕風火 (六淫);人有五臟五氣,以生喜怒憂思驚悲恐 (七情)。致病時,會出現臟腑氣機失常,氣血運行逆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此九氣之為病也。

人仰賴元氣而生,然而元氣無藥可補,黃帝內經將元氣藏于腎,人體五臟六腑中腎為老大,中醫說腎為生命之源,元氣的補充主要就是消化與吸收,如「靈樞五味」:榖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人體的元氣有限,一旦耗盡,生命也隨之結束,如何讓元氣能生利息,那就是睡覺、吃飯、不生氣 (生氣會大耗元氣)。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誡人們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規律。所謂養生就是根據生命規律,採用養護身心,保持或增進健康,減少疾病以延年益壽的一種措施。

現代醫學主張「生命在於運動」,中醫也主張「動則生陽」,主張運動健身,但中醫養生也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正如《周易外傳》所說「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類經醫易》所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養生與醫療是健康的兩大支柱,養生的重要性甚至超過醫療 (即預防勝於治療)。正如著名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所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人體五臟的生理活動,必須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才能與外界環境保持協調平衡。這與現代認為生命產生的條件,正是天地間物質與能量相互作用的結果看法一致。人類需要攝取飲食、呼吸空氣與大自然進行物質交換,從而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

百病由心生,百病生於氣,身體的病痛,都是由生活上不好的習性累積而成,吃飯不定時,暴飲暴食,當吃不吃,就會傷脾,脾胃沒法好好吸收,身體得不到養分,開始虛弱,疾病因此而滋生,睡不成眠,過度疲勞,臟腑功能衰退,免疫力減弱,百病得而入侵,沒有好好運動,經脈不通,血氣淤塞,難免也要生病,加上現代人壓力大無法控制情緒,又愛濫服藥物、補品,也增生許多新的文明病,像憂鬱症、精神病等,想要活的健康快樂,只要從最簡單的規律生活做起,改掉壞的習性,順應自然的次序,積精累氣,即能遠離疾病,度百歲而不衰。

中醫認為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衰老不可避免;如果要延緩衰老、增長壽命就必須要「養生」。西醫研究也發現,疾病早期通常沒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疾病就已經進入中、後期階段,此時要完全根治疾病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在沒有症狀之前,就應該要「保健」。西醫注重「有形」身體的養護,中醫更進一步強調養護「無形」的氣與神。雖然西醫與中醫對生命的看法不同,對預防疾病的方法也不同,但西醫「保健」與中醫「養生」是互補且相輔相成的。中醫治療若能結合現代西醫的精確分析,考量疾病的病因病理,再據以辨證論治,將是患者之福。

習性造病,健康的人生在於「養生」,飲食與作息若能規律正常,心平氣和並配合適當的運動,善待我們的細胞,健康自然到來,反之若致細胞於死地,則終致疾病上身或身體沒機會復原;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掌握,既要活得老更要活得好,有健康才會有快樂!

參考資料

1. 邢玉瑞黃帝內經 理論與方法論

2. 曲黎敏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3. 鄭曼青林品石中華醫藥學史

4. 武國忠活到天年

5. 傅傑英中醫教你養生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