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Vol. 31 No.3
Sep. 30 2015
中華民國一○四年九月三十日出版

缺血性腦中風之補陽還五湯運用


奇美醫院藥劑部藥師 鄭承瑋、王慧瑜

摘要

缺血性腦中風病因多而複雜,在諸多因素中,氣虛血瘀證為中風病常見中醫證型之一。補陽還五湯是治療氣虛血瘀證的經典中醫方劑,尤其對缺血性腦中風治療有獨特療效。本文試以中醫觀點,探討缺血性腦中風病因病機、辨證論治及補陽還五湯之組成、應用功效等,期許能帶給臨床醫療工作者一個新思路以提升治療成效。

關鍵字: 缺血性腦中風、補陽還五湯、氣虛血瘀證

壹、前言

急性腦血管病變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 是指因為腦血管阻塞或出血,導致血液供應突然中斷,腦部缺乏氧氣及養份,進而造成局部腦細胞受損或死亡的現象,屬於中醫理論「中風」、「偏枯」、「大厥」、「薄厥」範疇。中風又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為主要表現,因其具有發病急驟、變化多端,與風「善行而數變」的特徵類似,故稱為中風又名卒中。臨床上按病理分類可分為兩大類:缺血性腦中風與出血性腦中風,其中缺血性腦中風是主要的常見證型約佔87%1,且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殘率的特點,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

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程度加速,近年來其發病率更呈顯著上升趨勢,甚至有年輕患者罹病的相關病例報告2,3,可見此病預防及治療之迫切,然而目前臨床上欠缺具有明顯療效之藥物,且中風的後遺症對於患者自身及家庭多為沉重負擔,因此本文透過探討傳統中醫藥辨治方式,或許能提供臨床醫療人員對於治療缺血性腦中風之新思路,藉以提升疾病治療成效。

貳、缺血性腦中風病因病機4,5

歷代醫家對於缺血性腦中風病因多有所爭議,大體自唐宋分界,之前多以內虛外受風邪為病因立論,《金匱要略》指出缺血性腦中風之病因為絡脈空虛,風邪入中,印證內經「內虛邪中」之論說,即外風論。之後金元時期內風論開始興盛,即《素問•調經論》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之大厥,明確指出缺血性腦中風之因是肝風內動,張景岳更強調此中風非外來之風,《景岳全書•論治血氣》云:「凡非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及四肢無力,掉搖拘攣之屬,皆筋骨之病也,總由精血敗傷而然」,提出缺血性腦中風的根本原因是「內傷積損」。直至清代醫家王清任從張景岳之說,專以氣虛立論,指出「半身不遂,虧損元氣,是其本源」,首創「氣虛血瘀」理論。因此王氏總結前人病因理論之大成遂提出元氣既虛,必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瘀阻腦絡,腦失所養,神明失守,動覺失司,清竅不通而發中風。至此現代醫家對於缺血性腦中風的病因逐漸形成共識,以氣虛為其本,血瘀為其標為主要病因。

參、臨床辨治5,6

缺血性腦中風的病機是因虛致瘀,其病理環節是正氣耗損,腦脈瘀滯。其病位在腦,病性為本虛標實。正氣虧虛是形成血瘀的病理基礎和重要條件;腦脈瘀滯是缺血性腦中風的病理環節,血瘀時久生痰,痰凝腦脈是病情進一步發展產生後遺症的重要因素。根據疾病病理變化與進程,中醫一般將缺血性腦中風其分為急性期、恢復期及後遺症期7

一、急性期 (1個月內)

症狀表現複雜多樣,輕者中經絡,重者可現閉證或脫證。應儘早恢復腦缺血的血液供應,改善微循環,阻斷腦細胞的程序性死亡。其治療關鍵在於祛瘀為主,以通為法。

二、恢復期 (2-6個月)

部分缺血性腦中風患者經過上述治療多已痊癒,如病情重者,兼夾證多者還需一般恢復期治療,此時多屬本虛標實並重。治療關鍵在祛瘀化痰的同時,注意補氣扶正並保持正氣旺盛,驅邪與扶正並重。此階段臨床辨證主要為氣虛血滯、陰虛陽亢、或風痰阻竅,可分別選用補陽還五湯、虎潛丸、解語丹等加減治療。

三、後遺症期 (6個月以上)

經以上治療仍存在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語言障礙等後遺症者,乃屬於血瘀、痰濁之標實證,且病勢纏綿不癒具有兼加性和頑固性,治宜標本兼顧,益氣活血、健脾化痰。

由於缺血性腦中風的病機為正氣耗損導致腦脈瘀滯,因此治療證屬氣虛血瘀型的缺血性腦中風宜採益氣活血法。此症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證以氣虛、肝腎陰虛、心脾腎陽虛為多,標證則以血瘀、痰濁最為常見。

因此總結氣虛血瘀是其病因核心。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賴血載,血隨氣行,氣行則血行,氣不行則血不通,因此臨床治療缺血性腦中風宜採用益氣活血法。益氣,一則氣行以消除脈中之留瘀以治標,即正氣充足,血液才能運行通暢,留而不滯;二則氣旺以資新血之化源以培本;活血則痰瘀除,脈絡通暢而新血重生,為治標之法。延用至今,醫家根據此方或自擬增添些許藥物運用,普遍在臨床治療上取得不錯療效。

氣虛血瘀證在傳統中醫認知中只見於中風後遺症期,益氣活血法亦僅用於此期患者,而補陽還五湯亦是代表方劑。隨著對中風病認知的不斷深入和臨床經驗諸方面的積累,益氣活血法目前廣泛應用於缺血性腦中風的急性期、恢復期,從而使補陽還五湯及其加減方在臨床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肆、藥方辨析

一、方名釋義

補陽還五湯出自《醫林改錯》,王清任比擬人體陽氣有十成,分佈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虧五成,十去其五則氣虧,歸併一側則半身不遂,故創用補氣活血化瘀之劑,使氣足血行,瘀去絡通而「還五」;氣行周身則「十全」矣。王氏故將其補氣活血化瘀之劑稱為「補陽還五湯」。

二、方義、配伍特點及現代藥理6,8,9

全方由黃耆四兩 (北黃耆)、當歸尾二錢、赤芍一錢半、川芎一錢、桃仁一錢、紅花一錢、地龍一錢等七味藥組成。其方中重用黃耆大補脾胃之氣,因氣能生血亦能行血,故氣旺血行,祛瘀而不傷正,氣血充則腦髓得養並助諸藥之力為君藥;臣藥以當歸尾、活血通絡而不傷血;川芎上行頭目,下行血海,為血中之氣藥與當歸尾,黃耆相伍能更好地發揮行氣活血的作用;赤芍則有通順血脈的作用,與當歸尾相伍,養血活血,助川芎行氣活血;桃仁苦、甘、平,具有破血行瘀、潤燥通便之效;因此佐以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助以活血祛瘀;地龍通經活絡,力專善走,周行全身行藥力,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補氣、活血、祛瘀、通絡之功。

本方具有「重在補氣以行血,逐瘀以活血」的配伍特點,使氣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絡以治標,標本兼顧;且補氣而不壅滯,活血又不傷正。臨床主治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血脈不利的病證。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耆、赤芍藥和紅花具有擴張血管作用,可改善腦部供氧和降低血壓,促進壞死腦細胞區域修復並預防中風復發,當歸尾可降低纖維蛋白原濃度、改善血流動力學以防止血栓再次形成,桃仁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速度以祛瘀,並具有一定的抗凝血和溶栓作用,地龍可降低腦中風後的症狀和死亡率,川芎可興奮呼吸中樞和運動中樞,諸藥合用具有改善腦部血氧循環、減少神經元壞死及加快語言肢體功能恢復等作用。

三、臨床運用

本方既是益氣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療中風後遺症的常用方。臨床主應用中風後遺症,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脈緩或脈細無力為證治要點。另外也可用於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或上肢或下肢痿軟屬氣虛血瘀者、小兒麻痹後遺症者。

若初得半身不遂,加防風、秦艽以祛風通絡;以上肢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藥上行;下肢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藥下行,補益肝腎;日久效果不顯著者,加水蛭、虻蟲以破瘀通絡;語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鬱金、遠志等以化痰開竅;口眼歪斜者,可合用牽正散以化痰通絡;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黃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溫陽散寒;脾胃虛弱者,加黨參、白朮以補氣健脾。

四、臨床運用禁忌

王氏謂:「服此方癒後,藥不可斷,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故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癒後仍需持續服用,以鞏固療效,防止中風復發。但若中風後半身不遂屬陰虛陽亢,痰阻血瘀,見舌紅苔黃、脈洪大有力者,則非本方所宜。另外本方活血化瘀力強,月經過多或孕婦皆忌用。

伍、治療成效

補陽還五湯使用在中風後遺症的治療早行之有年,已累積大量有效臨床案例,近來眾多文獻更指出針對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成效不凡。如謝靜紅透過以補陽還五湯加減方10 (黃耆120 g,熟地黃10 g,赤芍20 g,桃仁10 g,紅花10 g,地龍10 g,當歸20 g,川芎3 g,蜈蚣3條) 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氣虛血瘀證患者30例,並且視察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 (NIHSS) 及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 指數變化情況。觀察結果得知在治療1周、2周時,NIHSS 評分於治療組均優於對照組,而 Barthel 指數治療組均高於對照組,顯示補陽還五湯能有效阻止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進展程度和改善癒後生活品質。蔡新倫將93例氣虛血瘀證中風後遺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8例、對照組45例11,對照組給予症狀常規治療,治療組加用補陽還五湯治療,發現補陽還五湯聯合西藥治療氣虛血瘀證中風後遺症效果明顯優於單純用西藥治療者。徐英敏等將80例氣虛血瘀證腦中風病人分為2組各40例12,對照組給予西藥常規治療,治療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方 (黃耆120 g,當歸15 g,川芎10 g,生地20 g,赤芍15 g,桃仁10 g,紅花15 g,地龍15 g,水蛭10 g,全栝樓30 g,石菖蒲10 g),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5%,對照組則為70%,顯示中西藥結合治療效果明確。以上臨床治療案例療效結果皆為中西整合醫療的優勢提供最佳證明。近來更有相關 Meta-Analysis 研究顯示13,在中風病發急性期,提早給予補陽還五湯加減方能有效改善神經缺損程度。綜上所述,補陽還五湯此方對於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是顯著有效,且根據研究顯示,若能善用中西醫整合治療,其治療效果將明顯優於單純西醫治療。

陸、結論

近年來隨著中醫藥現代化的推進,中醫藥在本病的防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了中醫藥在本病治療中具有的獨特優勢,然而在現代醫學主導的今天,西醫臨床仍無針對中風病治療的特效療法。西醫治療主要是著力於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循環、腦細胞代謝等。與西醫治療相比較,中醫採用中藥治療缺血性腦中風已有多年歷史,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其療效更得到各方面的肯定,且中藥治療缺血性腦中風成本小、副作用較少,方便可行,使社會家庭減輕了極大的負擔,對提高社會經濟效益有重要意義。因此若是能中西醫學並舉,發揮各自的優勢,使其治療達到互補、協同,以提高臨床治療成效,將是治療缺血性腦中風今後的發展方向。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Cheng-Wei Cheng, Hue-Yu W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Chi Mei Medical Center

Abstract

The causes of ischemic stroke are various and complex.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is the most common patter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is a classical formula of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treating the pattern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It has a unique curative effect on stroke. In this article, we tried to probe the cause, mechanism,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schemic stroke, also the composition, clinical effect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with the 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 expect that the article can inspire clinical workers with new ideas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in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

 

參考資料:

1.Kristian P. Doyle, Roger P. Simon, Mary P. Stenzel-Poore.:Mechanisms of Ischemic Brain Damage. Neuropharmacology 2008;55(3):310-318.

2. Kristensen B, Malm J, Carlberg B, et al: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of ischemic stroke in young adults aged 18 to 44 years in northern Sweden. Stroke 1997;28: 1702.

3. Leys D, Bandu L, Hénon H, et al: Clinical outcome in 287 consecutive young adults (15 to 45 years) with ischemic stroke. Neurology 2002;59:26.

4. 刁殿軍、張增瑞:缺血性腦中風病機探析。天津中醫藥雜誌 2012;29(4):359-360。

5. 周賽男、藺曉源:中西醫治療缺血性腦中風思維闡微。中醫藥導報2012;18 (11):5-6。

6. 范麗萌、張鳳霞、孫西慶:中風病氣虛血瘀證研究進展。世界中醫藥雜誌 2014:9(2):257-260。

7. 張雅琴、楊曉峰、邱根全:腦梗塞從痰從瘀從虛論治探討。陝西中醫雜誌2009;30(10):1440。

8. 張永剛、李曉苗、任甯衛、高斌:益氣活血化瘀法論治缺血性腦中風。內蒙古中醫藥雜誌 2014:33(4) :24-25。

9. 姜雪華:自擬益氣活血顆粒治療中風後遺症氣虛血瘀型療效觀察。中國誤診學雜誌 201;12(7):1541-1542。

10. 謝靜紅:補陽還五湯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氣虛血瘀證30例。河南中醫雜誌 2011;31(2):188-189。

11. 蔡新倫: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後遺症48例臨床觀察。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雜誌 2011:11(5):16-17。

12. 徐英敏、張大偉、蔣士卿等: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氣虛血瘀型腦梗塞40 例。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11;17(9):1036-1037。

13. Hao C, Wu F, Shen J, et al: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19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2012:6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