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Vol. 33 No.3
Sep. 30 2017
中華民國一○六年九月三十日出版

祛暑劑治療暑證之辨證用法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藥師 陳治宜、戴秀琴、陳玉瑩

摘要

中暑的臨床症狀輕則呈現頭暈、虛弱、噁心、嘔吐等,重則導致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的症狀,而中暑的主因,中醫認為是由於外因六淫之中的「暑」而產生的外感病邪,多屬於季節性病症,一般多為實證,具有上升、發散及多挾濕的特性,治療原則採用八法中的清法,視病症輕重而有緩急之治,急者治標,緩者治本。本文主要探討祛暑劑治療中暑時的辨證要點及運用。

關鍵字: 中暑、清法、祛暑劑

壹、前言

「全球暖化」效應,從二十世紀被發現後,演變成二十一世紀的全民公敵;由於過度且快速增加的二氧化碳,進而造成惡劣的氣候變遷。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台灣夏季均溫28-29度,各地相對濕度都達80%,北部觀測最高溫,曾經高達38.8度,人們面臨夏季和環境中高溫、高濕的加乘效果,其所引發與熱相關的疾病-「中暑」,常成為民眾就醫的疑惑。究竟「中暑」該看西醫還是中醫呢?藉此先簡單介紹中暑在中、西醫裡的觀點,並著重於祛暑劑治療中暑之辨證論治。

貳、中暑之西醫觀點

一、致病機轉1,2

人體面臨高溫狀況時,位於中樞神經系統下視丘的溫度調節中樞,會收到溫度調節訊號,使身體啟動生理反應,執行抑制身體產熱的散熱機制;當溫度調節功能發生異常時,熱能大量殘留在身體,體內高溫易使重要的神經、心血管以及臟器被破壞且運作失常,進而產生熱相關疾病,如:熱疲倦、熱衰竭、熱痙攣、熱昏厥等。而除了體內蓄積高溫外,加上高濕度會限制汗水之蒸發及散熱,造成熱中暑之重症。

二、臨床表徵及治療1,2

中暑的臨床表徵,依生理表現包含:體溫超過40度、呼吸心跳加速,血壓初期先升,倘若後期病情嚴重則呈現低血壓休克。依症狀表現包含:頭暈、虛弱、噁心嘔吐、腹瀉、視線模糊等,嚴重可能致癲癇發作、出血、心肝腎臟衰竭、橫紋肌溶解、電解質不平衡等惡劣情況而造成傷亡。

中暑處理之首先要點,在第一現場先將病人移往陰涼處側躺,卸除衣物、增加通風散熱、潑灑涼水,切勿用冰水急速下降,以免造成低血壓,使體溫降至39度以下,之後立即送往醫院救治,到院後再投與靜脈輸注液及藥物以緩解症狀。

參、中暑之中醫觀點

一、病因3,6,8

風、寒、暑、濕、燥、火為自然界之六氣,當其氣過甚衍化成病邪謂之淫,黃帝內經《素問熱論》曰:「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意指溫熱病在夏至以前發病稱為溫病,如春溫,而夏至以後發病多屬於暑病。《素問熱論》裡探討六經熱病的理論闡釋中,提到溫與熱之問題,引用清代醫家高士宗之注釋:「溫,猶熱也。暑,熱之極也。」,意指溫症發病溫度不低,但暑症發病多為高熱。綜合上述所言,中暑為外因六淫之中的暑邪,暑症發生有高溫之象且與季節或環境有明顯相關性。

二、特點

中暑的特性包括陽邪、暑性升散且多夾濕 (表一),中醫會依據不同的症狀而給予個別化的治療。

 

表一 中暑的特性及症狀3,6

 

肆、中藥治療

一、祛暑劑之定義及辨證3,4,9

凡方劑含有清除暑邪或治中暑等病的成分者,皆稱為祛暑劑。首先須辨明暑症的主證及兼證,才能善用方劑及配伍的法則。用藥時需注意暑與濕之輕重,暑重輕濕則濕易從火化,因此祛濕藥不宜過溫燥,以免損氣耗津;濕重暑輕者,則暑被濕遏止住時,甘寒藥品宜慎用,以免陰柔礙濕 (表二)。

 

表二 辯證類型及治療方式3,4,9

 

二、祛暑劑之代表方劑運用

祛暑劑分為祛暑解表、祛暑清熱、祛暑利濕、祛暑益氣等劑,試就各代表方劑的組成、辨證要點、方解及運用,整理資料 (表三、表四)。

 

表三 香薷散、青絡飲7,9,10

表四 六一散、桂苓甘露飲、清暑益氣湯7,9,10

伍、結論

高溫病程之發展實屬快速又嚴重且不可逆,故不論中西醫皆有共識,到醫院之前,把握黃金時期,最好能在高溫發生後一小時內,盡速降低核心溫度至38-39度以下2。臨床用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善辨症狀主次,方能善用藥材解症。但是除了在疾病發生時才治療外,正所謂預防更勝於治療,古人一以養正氣來提高自體防禦力、抵抗力,如飲食有節,起居正常,鍛煉體魄;二以防止邪氣侵害,如注重個人及環境衛生,避免環境、水源及飲食汙染3,如此才能扶正祛邪,並減少病證發生。

參考資料:

1. 闕麗敏:中暑的中醫典籍探討及拔罐之應用。南華大學自然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1-24

2. 郭育良(Guo,Yue-Liang),王應然,許昺奇等編著:職業與疾病。台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318-326

3. 張晉賢,吳秋燕,周彥瑢等編著:中醫學概論,初版。台北,永大書局有限公司,20096(3)~7(20)

4. 陳家旭:中醫診斷學圖表解,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6-28

5. 謝寧:中醫學基礎,第三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195-215268-280

6. 李翼:方劑學,第三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69-99

7. 陳建萍:方劑學。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4186-198

8. 楊進:溫病學圖表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114

9. 劉喜平:方劑學。新北市,合記圖書出版社,201487-92

10. 顧祐瑞:常用中藥藥材及方劑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488-92

 

通訊作者:陳治宜/通訊地址:基隆市安樂區麥金路222號

服務單位: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藥師/聯絡電話:(O) 02-24313131 ext 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