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雜誌電子報97期

No. 98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三月三十一日出版

情繫論文集


台大藥學系名譽教授 余秀瑛

強忍著悲慟去收拾先夫的辦公室,不知從何著手。整排靠牆書櫃塞滿了醫學、電腦、電訊、統計、中英日德語文工具書等。檔案櫃裡溢出超滿的資料、聘書、獎狀、感謝狀、工作記錄、演講稿和幻燈片、國內外邀請特別演講函、論文抽印本等。

這全是他灌注一生中最精華的生命活力提鍊而成的無價之寶,不僅具學術價值和實用醫療參考,也可從中瞭解前人播種之辛勤和醫學進步的足跡。他無私奉獻、提昇醫療水準造福病童、教導後進不遺餘力、奠基醫療資訊電腦化、領導臺灣小兒神經學會(TCNS)進入國際學會核心等事蹟,榮獲總統褒揚令。國史館函請臺大醫院提供他的生平事蹟資料,供修史參考。

為了避免珍貴資料散落遺失,遂決定編輯論文成冊,方便捐贈、保存及後進索引參考。根據他生前整理的論文清單加以核對補充,搜集論文抽印本,找不到抽印本則進入學網資料庫搜索,學網未收錄的再到醫圖尋找期刊合訂本影印,褪色糢糊的資科重新打字。

整理時發現原著論文之外,有許多研討會邀請之演講稿及摘要、主持國際/國內小兒神經醫學會學術研討會致詞、綜論、工作報告等,都是他心力和智慧的結晶。尤其是TCNS的誕生和成長紀錄、臺大醫院門診作業電腦化的開發過程、臺灣醫療網的規劃和進展等,雖非醫學研究報告,卻是前所未有別無史料的拓荒紀錄,他親身推動之第一手資料,皆可成為歷史的見證,值得一併保存。因此將其著作分類為:A.學術期刊論文,B.研討會報告,C.研討會開會詞,D.其他。至於單行本和主持及參與之研究計畫則僅列書名或計畫名稱於目錄中。著作的主軸可分為兩大類:醫學研究(臨床及基礎)與醫療行政(電腦化及醫療網規劃)。

1959年他自臺大醫科畢業,服兵役兩年,1961年退役、結婚、進入臺大小兒科,斯時即以升任本科教授為目標而奮鬥不懈,從駐院醫師時期即自己構想研究主題、獨自執行實驗。第一篇論文發表於1963年中華小兒科醫學會雜誌。

尋找他的論文抽印本,心情如同在尋覓他,每找到一篇就勾起一段回憶和一縷思念,握著他的作品感覺他就在身邊,隨意翻閱不忍釋手,字裡行間盡是他埋頭苦幹的影像。那個年代的臨床醫師跨足鑽研實驗領域研究者鳳毛麟角,小兒科研究室空蕩蕩,夜裡整座樓層只有他孤單在做實驗,1964年發表的論文獲得小兒科醫學會優秀論文獎第一名,其實驗就是通宵達旦在此研究室分析嬰幼兒尿中各種胺基酸完成的。研究進行期間連續數週夜宿實驗室,突然於某日半夜步行兩個多小時回家敲門出現在門口的疲憊身影、獲獎時的喜悅笑顏,歷歷如昨。

1965年當完總住院醫師,小兒科無主治醫師缺,新成立的血庫需要一名主治醫師特來徵詢他意願,他陷入傍徨,師長好友的看法是:難得有此機會,先佔先贏,要等小兒科主治醫師的職位遙遙無期,何況前面還有先輩在排隊。但他志在小兒科,此步踏出回頭難。立取或枯等?內心掙扎數週,終於執著於既定志向,「等」!

此期間任職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NAMRU-II)生化科及臺大醫院小兒科兼任主治醫師。當時NAMRU-II正進行食品營養的生化學研究,暑假期間在雲林縣臺西國小召募學童住校供給制定膳食,採血液尿液。他的主要工作是照顧學童健康和協助抽血,整個暑假住在臺西。此外則是在NAMRU-II實驗室用電泳分析法分析檢體。

同一時期,日本岡山大學醫學部高原滋夫教授獲美國NIH資助研究亞洲族群血液生化學特徵,向臺灣教育部尋求協同研究者,他突獲欽點參與,他租車駕駛上山下野南奔北馳採血,往往深夜才回臺北,工作到天亮,終年無休。他的能力和態度深獲日人肯定讚佩,成果發表於1967年Japanese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也是此時期,他在臺大醫院診斷出三例罕見疾病phenylketonuria病童,並給予正確治療,為病童擬定治療飲食明細單,註明飲食中之phenylalanine、蛋白質等含量,並持續追蹤數年。成果於1973年發表。病童中有一對姐妹,症狀明顯改善,家長甚感激,送了一塊6尺寬的原木厚重匾額,上刻「醫冠群雄」,從其住所高雄運送到我家。

1967年急診處新設一名小兒科主治醫師名額,他升為專任主治醫師兼急診處副主任。此時他已發表8篇論文,其中6篇是跨臨床和實驗室的研究。翌年升講師。1969年獲China Medical Board獎學金隻身赴美國賓州大學費城兒童醫院一年,進修小兒神經學。為了要親身參與臨床診療多方學習,事先在國內考取美國ECFMG。這一年他非常用功,在小兒神經學的基礎、臨床診察、診斷、治療、以及嬰幼兒腦波的理論、檢查、判讀等紮下基礎。一年內有此豐碩成績,必是珍惜分秒勤讀勤學,但他即使犧牲睡眠,仍每晚寫滿一張郵簡寄給我,沒有間斷。

返國後首創小兒腦波室,積極培育小兒神經學醫師,全國各大醫院紛紛派醫師來學習。在此時期深入研究兒童腦波,分析懷孕期間及分娩過程皆正常/有異常之新生兒腦波,歷經七年,其成果發表於臺灣醫學會誌(1978),不僅獲臺灣醫學會優秀論文獎,並被美國Medical Digest轉載刊登。

歷經副教授(1974)、到1978年升任教授己發表21篇研究著作,絕大部份是單獨作者。在無電腦、圖表用手繪、統計靠運算、實驗設備克難的時代,此成績相當優異。1978年發表於Brain & Development有關嬰幼兒化膿性腦膜炎的臨床及神經學長期追蹤研究論文,是他費數年犧牲假日走訪窮鄉僻壤、探尋失聯病童檢查分析的成果,此論文深得國際小兒神經醫學權威(日本東京女子醫大教授)的肯定與讚佩,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1983年第一屆亞澳小兒神經醫學會,他負責籌備並任大會主席,開會詞收入論文集,他成功地帶領臺灣小兒神經學醫師跨上國際舞臺。為與國際並駕齊驅,更盼有朝一日領先國際,1996年他領導籌劃成立TCNS。文集中有幾篇敘述創立成長史及展望。日本同儕對TCNS的快速進步頗重視,請他赴日本小兒神經學會總會演講,講稿收在文集裡。

他升教授翌年,獲聘臺大醫院醫務祕書,開啟了另一個發揮潛力施展抱負的空間。

1980年「作業電腦化」的觀念萌芽,臺大醫院率先計劃從門診作業著手,1981年他升任醫務副院長兼企劃室主任,規劃門診作業電腦化。1982年轉兼新成立的資訊室主任。他撥出時間去研修電腦軟、硬體結構基礎課程,充分理解其功能、程式應用等。同時分析門診作業流程中每個相關環節。扎實的學識加上鍥而不捨的毅力,在兩年內即順利讓臺大醫院門診作業電腦化上線,並成為全亞洲典範,日、韓等國都來觀摩,文集中有8篇相關文章。1985年榮獲全國傑出資訊人材獎。

1986年衛生署想規劃全國醫療網並建立全國醫療資訊網,從新竹和花蓮兩區域同時起步,請他擔任遠程計劃的召集人。當時他身負醫療、教學、行政等繁重職務,仍定期奔波花蓮、新竹,推動計劃,順利達成使命,文集中有3篇相關文章,其計劃書和兩大本成果報告資料龐大,僅列標題於目錄中。當時臺灣的全國醫療網和醫療資訊網的成就領先國際,國外研討會常請他去特別演講臺灣經驗,文集中有7篇相關演講稿。

1993年任小兒部主任,召集部內精英合編了實用的新生兒加護病房手冊及小兒加護病房手冊,僅列書名於目錄中。

著作全集1160多頁,學術期刊論文131篇,數著我倆聯名的valproic acid (VPA)論文有15篇,跌入回憶。1978年他升教授,目標既已達成,兒女也已中學階段,我想出國進修。八年前我曾放棄國科會資助出國進修的機會,只因牽掛兒女年幼及他剛升講師,正要全力拼升等。他極不願再重陷隔洋相思之苦,又不忍壓抑我心願,答應放我一年。1979年4月我赴日本東京大學藥學部進修。

我出國不久,臺大醫院引進VPA 錠劑為試用藥。此藥剛於1978年獲美國FDA認可,文獻不多,他為了要確立適用於國內癲癇病童的用藥準則,決定從劑量、療效、血中濃度綜合評估。療效的判斷擬定客觀指標(腦波、發作次數、行為、智力等)評量表發給醫師。並請購一臺氣相層析儀,詳讀厚厚的操作手冊、摸索,確立VPA的分析方法。此時意外地接任醫務祕書,行政繁忙,遂商請實驗診斷科莊講師承接VPA的分析,親自傳授分析技術。

他從不過問家事,我留日期間,他初兼母職,又突然獲聘為醫務祕書,十分繁忙。但仍每天寫滿一張郵簡給我,報告一天有多忙、家中一切平安、叮嚀我保重安心等等。1980年4月我返國後才知他曾因肝炎住院一個多月,而給我的郵簡滿紙善意的謊言。想到住院的他和家中兒女都沒人照顧,我心如刀割。

我回國不久,莊講師辭職他就,我義不容辭接下分析工作至達預計病例數,於1984年發表成果。我在開始接觸VPA時,即改進分析方法,廣讀文献,發覺VPA的藥動學很詭譎,於是更進一步研究,用動物實驗對其變化多端的藥動學追根究底,每解開一個謎,又發現謎中有謎,愈做愈有興趣。當時國內電腦尚不普遍,他用掌上計算機寫必要的線性回歸程式和統計分析程式,實驗、數據分析皆嚴謹,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1983年第一屆亞澳小兒神經醫學會研討會,我口頭發表VPA藥動學研究成果,幾位外賓稱讚我的研究正是臨床盲點。美國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的Applied Clinical Pharmacology主任Professor C.E. Pippenger向我邀稿,且於返美後又來信鼓勵我投稿於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或Epilepsia,並寄其著作Antiepileptic Drug Therapy in Pediatrics贈我。他是TDM期刊主編、國際知名的小兒神經醫學專家。

我倆同在2001年退休,皆榮膺名譽教授。退休後他仍然看診、教學,TCNS的病例討論會及學術演講會從不缺席,仍應聘參與衛生署「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計劃,進行中的計劃資料塞滿書櫃,未納入論文集。

我留日回來,他說以後再也不願和我長年分離,言猶在耳,卻逕自悄悄地離開我,急飛天國,留我思念。他謝世之後,我才驚覺到我們早己是「行不踰矩」的老人而未自覺,在我心中他是永遠不老的巨人呵護著我。回想我不曾細心服侍老伴衣食,深感自責。編輯檢視著他的文章,淚水糢糊了我的視線,浮在頁面上的是深夜裡他在燈下振筆急書的模樣。

搜集、編排、設計封面、寫序、申請國際標準書號(IBSN)、交涉印刷商等等歷經數月,整個過程我幾乎忘我而沈浸於和他心靈交會。當我拿到剛出版的論文集時,似乎看到他手中捧著論文集,面露喜悅,以慣常的語調叫著我的暱稱說:辛苦了,謝謝你。

他忠心盡責、善良正直、自我要求高標準的精神表現在一生的行事風格,亦反映在學術論文和工作報告中。傳承他的精神應是他的心願。整理他的論文和文章編輯成冊,盼能達成他的心願、保存他的心血,也珍藏了隱藏在扉頁中我對他的無限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