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Vol. 28 No.2
Jun. 30 2012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三十日出版

中藥濃縮製劑品質之我見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藥劑部藥師 楊榮季、洪儷玲

摘要

中藥濃縮製劑所含物質不像西藥成分單純,每家 GMP 藥廠所用中藥材的來源也不一致,藥品的製造流程及品質檢測的規格均是由各藥廠自行制訂規範而不相同。然而在醫院的用藥立場及兼顧濃縮中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及安定性的要求,目前並無一套客觀基準可以評估藥廠間藥品的優劣,對於採購中藥濃縮製劑及開放藥品競標時,在評估上造成極大困難。因此以衛生署陸續公告中藥濃縮製劑之規範,作為醫院開放競標或採購藥品的品質評估依據,設立數種中藥濃縮製劑品質評估方向。

關鍵字: 中藥濃縮製劑、品質管控、指標成分

壹、前言

醫院對於中藥濃縮製劑品質的選擇,除了基本條件必須是 GMP 藥廠外,對於所生產的藥品更重視其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及安定性,因此在用藥品質上把關,又能兼顧用藥的療效成為醫院藥局探討的主題,但是中藥成分複雜,無法像西藥一樣以單一成分的含量來比較效價,所以建立一套目前中藥濃縮製劑的評估基準、作為醫院中藥採購的參考是當務之急。

貳、中藥濃縮製劑品質評估的依據與標準

由衛生署79年公告中藥濃縮製劑五大檢測項目 (性狀檢查、一般檢查、鑑別檢查、雜質檢查及含量檢查) 及之後陸續公佈的異常物質限量標準 (總重金屬、個別重金屬、微生物、農藥殘留、黃麴毒素等)1,以及89、91、95年公告「中藥濃縮製劑制訂指標成分定量法及規格注意事項」,規範三十三方中藥濃縮製劑須定量來自不同原料藥材之二種以上指標成分1-3,更能作為開放中藥濃縮製劑競標或採購的評估依據。

參、方法

某醫院評估藥品品質方法,以葛根湯、桂枝湯、小青龍湯、六味地黃丸、加味逍遙散、黃連解毒、甘露飲、獨活寄生湯、麻杏甘石湯、補中益氣湯、知柏地黃丸、龍膽瀉肝湯、辛夷清肺湯、血府逐瘀湯、杞菊地黃丸、消風散、清心蓮子飲、四逆散、定喘湯、柴葛解肌湯等二十方中藥濃縮製劑為例,分成三個部份進行。

一、第一部分、建立基本資料

(一) 建立廠商基本資料

1. 中藥GMP廠資格。2. 特殊成就及獲獎紀錄 (品質認證、專利、得獎獎項等)。3. 嚴重不良記錄。

(二) 了解藥廠品管作業

1. 藥品生產流程的標準作業程序。2. 藥材存放及管理。3. 品管檢測項目及內容。4. 儀器設備、管理及確校。5. 品管人員數目及專業訓練。6. 實地訪查藥廠品管工作執行狀況、藥材管理方式、軟硬體設備等。

(三) 建立藥品基本資料

1. 藥廠提供藥品檢驗報告書。2. 指標成分之高效液相層析 (HPLC) 圖譜。3. 藥品獲獎紀錄 (品質認證、專利、得獎獎項等)。4. 近3年公開之研發成果或期刊發表。5. 近3年外銷國家 (例如:出口報單影本證明) 等。

二、第二部分、市售品抽驗

坊間購買2個不同批號藥品,進行鑑別檢查、雜質檢查 (乾燥減重、總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 及含量測定檢查 (水抽提物、稀醇抽提物)、指標成分含量、個別重金屬、微生物及其它異常物質檢查。

三、第三部分、進行綜合評估

1. 藥廠及藥品基本資料評估。2. 藥品安全性評估:雜質檢查及總重金屬、個別重金屬、微生物、農藥殘留、黃麴毒素、馬兜鈴酸等異常物質檢查。3. 藥品有效性評估:組成藥材的基原、藥品鑑別檢查、水抽提物含量、稀醇抽提物含量、有效指標成分含量、高壓液相層析儀 (HPLC) 圖譜分析。4. 藥品均一性評估:由乾燥減重、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抽提物、稀醇抽提物的檢測值,計算其平均值與標準偏差值 (standard deviation) 做為探討中藥濃縮製劑各批號間品質穩定度的指標。

肆、結果與討論

由葛根湯等二十方中藥濃縮製劑品質綜合評估結果發現,除了藥品安全性、有效性檢查項目需符合規格外,仍有許多因素必需列入評估及考量。

一、組成藥材基原的正確性

以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方劑組成藥材山藥為例,台灣傳統藥典記載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 Dioscorea opposite Thumb.或恆春薯蕷 Dioscorea doryophora Hance、基隆山藥 Dioscorea japonica Thumb. var. pseudojaponica (Hay.) yamam 的乾燥根莖。而有些藥廠使用 Dioscorea alata L. 則非山藥的法定藥用基原。

二、 不同廠牌的中藥濃縮製劑,其指標成分含量差異大

以麻杏甘石湯、血府逐瘀湯、定喘湯的組成藥材苦杏仁為例,苦杏仁所含苦杏仁苷(amygdalin) 為其鎮咳袪痰的主要藥理活性成分。生的苦杏仁含大量的杏仁酶 emulsion 可將苦杏仁苷 (amygdalin) 水解成苯甲醛 (benzaldehyde)、氰化氫 (HCN) 及葡萄糖,當苦杏仁以水加熱迴流30分鐘後苦杏仁苷會完全分解為苯甲醛4,但是若將苦杏仁與甘草水浸煮,或是苦杏仁先蒸炙30分鐘破壞杏仁酶活性後,再以水煎煮時則可提高苦杏仁苷含量4。根據台灣傳統藥典記載的法定藥材含量標準,苦杏仁中所含苦杏仁苷 (amygdalin) 應在3.0%以上,假設不考慮上述因素或其他原因導致苦杏仁苷成分流失情形下,以麻杏甘石湯的苦杏仁組成含量6公克為例,苦杏仁苷理論含量應有180 mg/day以上,但是檢測市售品的結果顯示不同廠牌的苦杏仁苷含量從2.18 ± 3.08至134.14 ± 14.58 mg/day不等,相差67倍之多;以定喘湯的苦杏仁組成含量2公克為例,苦杏仁苷理論含量應有60 mg/day以上,而檢驗結果為不同廠牌的苦杏仁苷含量從0至16.04 ± 2.97 mg/day,顯示不同廠牌之間的指標成分含量差異非常大 (表一)。

 

表一 市售品麻杏甘石湯、定喘湯指標成分 amygdalin 含量 (mg/day)

 

三、 藥材的法定基原有兩種以上,其規範的指標成分含量標準亦不相同

以葛根湯、柴葛解肌湯的組成藥材葛根為例,台灣傳統藥典記載葛根的基原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乾燥根,所含葛根素 (puerarin) 野葛應在2.5%以上,甘葛藤應在0.25%以上,此兩者葛根素含量相差10倍。藥廠間因為可以選擇使用不同的葛根基原,使有效指標成分葛根素含量差異變大(表二),若其為有效成分,則其中藥濃縮製劑品質的優劣可依此作為評估點。

 

表二 市售品葛根湯、柴葛解肌湯指標成分 puerarin 含量 (mg/day)

 

 

四、 以水抽提物的含量數據為例,計算其平均值與標準偏差值 (Standard Deviation) 探討中藥濃縮製劑水抽提物的均一性

以柴葛解肌湯水抽提物含量 (表三) 為例,利用標準偏差值來表示藥品的均一性,當標準偏差值越大時表示每批次之間的水抽提物含量範圍越大,也表示每批次之間的品質越不穩定,如表三所示,有些藥廠管控在±2.5%,有些藥廠偏差值達±42%,即顯而易見其均一性之情形。

五、以其他數據化的模式進行比較

如何將不同廠牌的中藥濃縮製劑之間做合理及數據化的比較,是目前採購中藥濃縮製劑及開放藥品競標最迫切的需求。雖然中藥濃縮製劑無法像西藥可以明確地將不同廠牌的效價加以比較,但是仍可從下列方法得知其品質之優劣,以每瓶200克規格的中藥濃縮製劑柴葛解肌湯基準方為例 (表四)。

1. 比較每瓶藥品可以服用的天數:每瓶藥品重量200克除以每日服用量,可得每瓶藥品可服用天數,則C廠>A廠=B廠>E廠>D廠。也可將每瓶藥品可服用天數視為每瓶藥品內含基準方帖數,即D廠一瓶200公克的濃縮中藥可服16.7天,而C廠可服26.7天。2. 比較每瓶藥品所含的理論總浸膏量:將藥廠標誌的每日浸膏量 (克) 乘以每瓶藥品可服用天數,視為一個理論上的總浸膏量。則理論總浸膏量為C廠>A廠=B廠>D廠>E廠。3. 比較每瓶藥品的實際水抽提物總含量:由市售品檢測所得水抽提物含量 (%) 乘以每瓶藥品200克,可得實際水抽提物總含量。則實際水抽提物總含量為C廠>A廠>D廠>E廠>B廠。4. 可依其投標價格,參考可服用的天數,總浸膏量及指標成分含量,考慮醫院之需求定位。

 

表三 柴葛解肌湯水抽提物含量平均值與標準偏差值 (Standard Deviation)

 

表四 柴葛解肌湯 (200克/瓶) 的每日服用量、每瓶服用天數及總浸膏量比較

 

伍、結論

中藥濃縮製劑由多種藥材組成,各藥廠選用的中藥材來源也不盡相同,對於製造流程、品質檢測的方法及規格也多依照各藥廠自行規範而有所不同,因此同時評估多家藥廠所提供的藥品檢驗成績報告書是無法呈現標準一致性的數據,必須經由市售藥品的檢驗才可將多家廠牌藥品放在同一基準下進行比較,同時也必須建立藥廠及個別藥品基本資料庫,才能選擇到最佳適合醫院使用之藥品。

其次方劑中應有一定之指標成分範圍,起碼其指標成分應為君藥及臣藥,但目前的指標成分商品並不普遍化,除了價格貴之外,檢測的方法也有待開發。濃縮中藥是國家的產業,希望政府能整合產官學界,解決產業界的瓶頸,提高用藥的品質。

 

參考資料:

1. 楊榮季,洪儷玲:現行中藥濃縮製劑品質管控之介紹,藥學雜誌2010;26 (2): 106-110。(http://www.taiwan-pharma.org.tw/JTP/103/106-110.html,2012.02)

2. 中醫藥委員會網頁:藥品查驗相關法令,(http://www.ccmp.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528&relno=528&level=C,2012.06)。

3. 黃坤森、盧芬鈴等:市售中藥濃縮製劑指標成分含量調查 (IV),食品藥物研究年報2011;2:335-338。(http://www.fda.gov.tw/files/publish_research/FDA0239.pdf,2012.06)。

4 . 黃煥彬,許順吉:中藥方劑麻黃湯之定量研究,中醫藥雜誌1992;3(1):8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