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Vol. 30 No.1
Mar. 31 2014
中華民國一○三年三月三十一日出版

淺談氣功養生


林藥師藥局藥師 林振順
三軍總醫院醫師 林信安、林信仲

壹、前言

在這追求養生延年益壽的年代,氣功正逐年普及化。氣功在人體科學、物理化學和生物科學的研究成果催化下,誘導出擠滿公園與運動場的練功人,型塑一股旺盛的練功風潮。中國武當氣功更非虛名加上好山好水好空氣,宛如世外桃源練氣功之仙境。氣功是一種不限時間地點、動作簡單、沒有負擔、不用花錢的養生運動,風行在臺灣已是遍地開花,尤其清晨與黃昏後,無論公園、校園或運動場到處是練功人潮。其中又以「頂勁為虛之餘、氣自沉於丹田」的太極拳為最。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中,面臨無比的壓力,如能藉由氣功放鬆自己,身心靈得以舒壓是件好事。

貳、氣功與傳統療法

氣功是中華民族傳統療法的源頭,也是治病發揮療效的基礎。氣功包羅萬象,古代的五術:山—看風水、醫—中醫藥、命—算命或命名、相—看面相或手相、卜—占卜等都與氣功有關。坊間常見,利用氣功態下治病的傳統療法:如藉由手法的按摩和指壓、經由穴位的針灸和點穴、法師發功的畫符和唸咒,這些療法的治病者在治病的同時練自發功,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指環氣功—具有提升智能、防痴呆、清明腦部、消除疲勞之效。手指是大腦的先軀,利用刺激指尖,增強腦血流,活化腦細胞,讓人更年輕有活力。手指和人體身心對應如下:

 

五臟

五腑

經絡

拇指

脾胰臟

肺經

食指

大腸經

中指

小腸

心包經

無名指

大腸

三焦經

小指

膀胱

心經小腸經

又像腳底按摩—人的腳底是全身狀況的縮影。藉由按摩改善全身氣血循環,安全方便,可疏壓解勞、除肩酸腰痛、減輕關節痛、提升免疫力。按摩師在氣功態下按摩,不費體力,治療效果又好。人氣最旺的太極拳—周易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是至高、至極、絕對、唯一之意。太極拳是結合古代導引、吐納氣功之術、中醫經絡學說、陰陽五行學說及道教太極八卦理論,精深奧秘;太極拳注重形體的鍛鍊,可增強體質、調節各器官機能、確保人體身心健康,以適應外界環境 。練太極拳要鬆、靜、自然、意守丹田,增加意念控制能力,阻止病原信號的傳遞,糾正病原的惡性循環,控制病情發展;促進大腦皮質及中樞神經處於協調的健康狀態。自發的瑜伽 — 為了美體,學瑜伽的人,以女性居多,練功對跳舞和瑜伽幫助大,會創出新舞姿。學過瑜伽的人、經常激烈運動的人或曾受過重傷的人,都可能有舊病未治好,故在練功時會出現自發瑜伽的招式來治病。若是群體學瑜伽,因氣場相近,則會有內氣相互交流,相互治病。

參、氣功與氣功態

一、動功與靜功

氣功可分為動功和靜功。身體做出各種動作招式的氣功叫動功,身體靜靜站著、坐著、躺著,沒有任何動作的叫靜功。練功者集氣體內,血行暢通,器官能量充裕,身心俱動與復健調整病處,即可集氣治病。氣功治病是練功者在氣功態下,集內氣通經絡,暢行全身轉成能量,就可自我診斷、自我醫療、自我修護,形成自我痊癒系統。一般練動功的人,因要注意姿勢和動作,故不易進入氣功態,要等到招式動作純熟,才會進入氣功態,此時才會自發動功,如打太極拳、五禽術等。傳統的靜坐也要清醒意識維持姿勢和作法,違反鬆、靜、自然的練功原則,故也不易進入氣功態。

二、練功重點

練功的人注重 (一) 調形 (姿勢) — 要自覺控制身體的姿勢和動作,調整筋膜骨肉之間的相對運動,使之符合鬆、靜、自然之狀態。(二) 調息 (呼吸) — 以排除雜念、集中精神、變換氣質、吐故納新,促進體內真氣運行採好氣排壞氣。(三) 調心 (意念) — 是練功的中心環節,要自覺控制意識活動,清心寡慾排除萬念,結合呼吸與丹田讓氣貫丹田,以進入氣功態;氣功強調身心統一,鬆靜自然,才能發揮最大功力。氣功重視形、氣、神的一體。形體和神結合成個體,神是主宰生命力,形體是生命力的所在,也是神的依附;氣用來充實形和神,是生命的原動力。

三、氣功態

氣功態是人體內氣系統的氣脈系統以電磁網路共振頻率方式運行,所產生的特殊狀態,是練功者在舒適的場地與鬆弛的身心下,呈現出半睡半醒之狀態。介於清醒態與睡眠態之間,不明顯也不穩定,只有練氣功或靜坐的人才有機會體驗。故人身心處於鬆靜自然狀態下,體內之內氣系統以氣功態模式運行,使練功者在生理或心靈上產生的表現,可自測病,治身心靈氣病、治舊病及未病。人在氣功態下練動功、靜功或自發功,才有養生治病修心之效果。

118-085.tif

肆、中醫與氣及氣功

中醫稱邪盛即內氣少,正虛即免疫力低。中醫環境致病歸因:風、寒、暑、 濕、燥、火稱六淫。心理致病歸因於喜、怒、憂、思、悲、恐、驚,稱七情病。中醫的經絡系統:人體氣脈能量系統,「氣」是體內電流,「脈」是體內通路;中醫的針灸、按摩、推拿、食補都是強化體內能量系統。中西醫都認同治療來自體外,痊癒源於體內。故練功集氣,能治病、疏壓、清靈、養生、強身。黃帝內經說「人體內有一個經絡系統,負責連繫全身」。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經脈是氣的通路,穴道是經脈上的特殊點,也是氣的出入孔,丹田是經脈之根、生氣之源。所以中醫的氣是指體內的真氣,也稱內氣,氣功的氣有人體內氣及宇宙萬物的外氣。中醫與氣功皆以內氣系統為基礎,中醫較注重能量重整及補氣或瀉氣。氣功較強調通經脈、開穴道、展氣路、採好氣,練功者要內氣足、行氣順,才能排壞氣採好氣達治病之效。

伍、中醫與經絡系統

經絡系統與穴道是東方醫學的奧秘所在,無法用西方「實驗科學」的實證醫學見證它的存在。但在東方醫學卻又無法排除它的存在。從楊力教授的易經「象數科學」中,發現中醫的「經絡」與「穴道」於醫療中貢獻良多,從鬼門關救回無數寶貴的生命。

118-086.tif

黃帝內經記載:人體內有一個由真氣、經脈、穴道和丹田所構成的經絡系統,連繫全身,具有「內屬臟腑、外絡肢節、聯通上下、網絡周身」的作用。藉由丹田推動內氣在人體內的經絡網路循環流通,在身體各部位間傳送能量與信息。經絡系統 (內氣系統) 無形無跡,邈不可見,但對生命運作有重大意義,得由中醫的針灸或練功者間接感受得知它確實存在。

陸、練功與自發功

練功的關鍵在身心保持鬆、靜、自然狀態,引發內氣系統進入氣功態,並維持在氣功態下。練動功要忍受激烈大動作的累與苦,靜坐練功需忍受長時間的盤腿之痛。練功需要環境安靜、內心寧靜、耐住寂寞,加上長期不斷的恆心毅力,才有大成就。人在氣功態下,會自動進行身、心、靈的改造,強化内氣系統,增加體內能量,治療身心疾病,改善體質,提升靈性開發潛能。練動功如沒進入氣功態則只是做氣功操或運動,練靜功如沒進入氣功態則只是靜坐或休息而已。當人身心鬆靜後進入氣功態,順其自然,不被意念干預,任由內氣帶動做出各種動作,這種練功方式就是自發功。練太極拳或禪宗靜坐的人,在氣功態練自發功是進入另一至高境界。自發功其實也是包含動功與靜功之氣功。自發功是人天生本能,任由生命本能自動發揮,自然循序發展的氣功。自發功可自動找出身體疾病,自動運用氣功動作治病,也會有特殊能力 (畫符唸咒)、講特殊語言 (天語)、特異功能 (通靈傳感)。練自發功的人進入氣功態,體內產生強大內氣,並集中在某幾條經脈運行,會帶動身體做各種動作,達通經脈和治病之效。

柒、結語

練功的人體力充沛,身心愉快,生活必定優質。醫事人員如要養生、要長命百歲,就要找出時間輕鬆快樂地來練功,要學集氣養生,要練功治病。醫事人員除了以醫療專業服務民眾外,在醫事照護過程中,利用氣功來增加與民眾互動的機會,對雙方都有助益。

參考資料:

1. 楊力:易經象數與中醫象數科學。2012年10月13日海峽兩岸中醫藥與易經文化研討會大會主題報告。

2. 杜同仿:黃帝內經運動氣功篇。

3. 鵜沼宏樹:圖解一日簡單氣功。

4. 林孝宗:氣功養生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