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臺灣藥材來源多來自中國大陸,由於各地區用藥習慣不同,常有品種來源複雜或一藥多名容易與他藥名稱重疊的情形,再加上環境及人為等因素,導致一些不正確藥材於市場上流通,嚴重影響臨床療效,此就目前市售易誤用藥材做進一步了解,並以基礎性狀辨別選擇正確中藥飲片以確保用藥的安全與品質。
關鍵字: 混淆品、誤用藥材、正偽鑑別
壹、前言
市場上中藥材會出現偽劣品、混淆品、代用品的原因很多,相關地方慣用中藥或藥材因資源分布不同、名稱相近或性狀相似而造成誤用,也有因市場供不應求或相對價廉的他種藥材冒充貴重藥材所致,所以針對各藥材的天然屬性及用部不同應掌握藥材鑑別特點,以辨別品種的正偽與品質的優劣。
貳、藥材不正確的原因
藥材是濃縮製劑與飲片的原料,也是傳統醫學於臨床應用的基礎,由於歷代文獻對藥材植物形態描述不夠詳盡且品種繁多,因此對其來源品質的控管具有相當重要的角色,常見藥材不當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基原誤用1,2
藥材來源由於基原不同,明顯會造成有效成份及功效各異,以防己為例,自古使用複雜,其主要來源有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漢防己、木防己,尚有馬兜鈴科植物廣防己,但其因含馬兜鈴酸會造成腎毒性,故已禁用。依據臺灣中藥典記載是以防己科粉防己為正品 (圖一),有利水滲濕的功效,然近來藥材市場常見偽品小果微花藤,其為民間藥且未有藥理作用記載,故不宜代用。
圖一 (正品) 粉防己、廣防己、小果微花藤的外觀比較
二、非藥用部位或異物過多1,3
藥用部位混淆會影響臨床療效,如藥材藕節基原為睡蓮科植物蓮,真正藥用部位為乾燥根莖節部,然中藥市場常誤以整個蓮藕入藥 (圖二)。另以紫蘇為例,同一基原植物其葉、梗、果實都可入藥為不同藥材,其作用各異,更不宜互摻。
圖二 (正品) 藕節和蓮藕的外觀比較
三、藥材名稱標示不清或混淆1,4
古書所載基準方中的組成藥材與目前市售藥材也常有名稱混淆的現象,如沙苑蒺藜又名沙苑子、潼蒺藜,常見名稱與藥材蒺藜易混淆 (圖三),其別名為刺蒺藜,兩者基原用部及功效各異,然臨床處方使用常皆記載為白蒺藜,以方劑為例:明目地黃丸所用之正確藥材為沙苑蒺藜,而洗肝明目散、當歸飲子、還睛丸則是以蒺藜為正確藥材,所以應用正名以避免名稱混亂。
圖三 沙苑蒺藜和蒺藜的外觀比較
參、常見易誤用中藥材的辨識
中藥材品種多有不同的科屬,有些中藥材除常用商品名外,還有原植物名、植物形態名、地方用名、以及其他別名,所以會造成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易混淆的現象,又有些藥材更因外觀相近就更不易辨識了。此就常用且近年市售易發生誤用之藥材5,其藥用部位之不同性狀特徵加以鑑別探討。
一、同名異物或同物異名
(一) 五加皮/香加皮/刺五加/紅毛五加 (圖四)
五加皮因其藥用部位、性狀、治療作用與香加皮有相似之處,習稱“南五加”和“北五加”常易混淆,且正品藥源匱乏不易購得,因此有些地區在臨床配伍過程中也有代用的情形,但香加皮含杠柳毒苷 (periplocin),具有毒性不可過量或長期服用6,此外尚有五加皮之同名異物刺五加及紅毛五加的誤用,因此藥材的辨別尤其重要。
圖四 (正品) 五加皮、香加皮、刺五加、紅毛五加的鑑別比較
(二)佩蘭/澤蘭 (圖五)
佩蘭的植物屬名及別名謂澤蘭,與藥材澤蘭同名,因而存有混用或互為代用情况7,但兩者基原相差遠且功能主治也不同。由於菊科植物來源同屬多品種,形態性狀相似多也常見摻用,應就其葉形變化,被毛情況等特徵不同予以區別。
圖五 佩蘭和澤蘭的鑑別比較
(三)骨碎補/光葉槲蕨/大葉骨碎補 (圖六)
骨碎補為補肝腎強筋骨、善於活血續傷的常用藥,本草書籍中記載可入藥的骨碎補不只一種,其歷來科屬多複雜且有地區慣用品同名不同物或近緣植物的混亂品種。現今藥典收載之正品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與誤用品的成分有所差異,然其藥材性狀相似極易混淆8,可就蕨類植物根莖之表面鱗片的形態顏色、質地及其基部著生等特點來鑑別。
圖六 (正品) 骨碎補、光葉槲蕨、大葉骨碎補的鑑別比較
二、名稱混淆
(一)石菖蒲/九節菖蒲 (圖七)
石菖蒲為多年生植物有分枝,其入藥部位為根莖,有環節,自古有一寸九節者為良的記載,為石菖蒲瘦根密節的特點9,因此近代有與偽品九節菖蒲混淆的現象,然其於歷代本草並無記載且未見有相似功效,不宜誤用。
圖七 (正品) 石菖蒲和九節菖蒲的鑑別比較
(二)桑寄生/槲寄生 (圖八)
桑寄生原名為桑上寄生又名寄生、廣寄生,其莖枝細長似桂枝為半寄生性植物具多樣性,常見混用藥材槲寄生別名北寄生、柳寄生,自古兩藥名稱較為混亂且同科不同屬植物功效有相似之處,因此臨床上一直有互代的現象10。
圖八 (正品) 桑寄生和槲寄生的鑑別比較
(三)青蒿/茵陳蒿/北茵陳 (圖九)11,12
青蒿名稱相似而常見混淆品有茵陳蒿及北茵陳。蒿屬同科植物多種且外部形態相似,茵陳蒿春季採收的幼苗習稱綿茵陳,而秋季採割的花蕾習稱茵陳蒿,然茵陳蒿與青蒿葉屬雖相似但為不同種,可就其花序、葉形特徵等不同予以辨別。北茵陳是民間用藥,其又名土茵陳而易誤用,但其形態與功效差異大更不應使用。
圖九 青蒿、茵陳蒿、北茵陳的鑑別比較
三、形態相似
(一)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 (圖十)
川貝母是中醫藥常用藥材,具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基原有百合科植物卷葉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暗紫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甘肅貝母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和梭砂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根據藥材的大小、顏色、形態等又分為松貝、青貝、爐貝等,是川貝母的正品。貝母類藥材是以其不同鱗葉抱合為特徵,因市場需求量大,所以常有將外觀性狀或名稱近似充當作川貝母藥材使用的現象13。
圖十 川貝母 (松貝)、浙貝母 (珠貝)、平貝母的鑑別比較
(二)菟絲子/紫蘇子
菟絲子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成熟種子,紫蘇子為唇形科植物紫蘇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成熟果實,因外形特徵近似,常有誤用發生,然兩者功用完全不同,紫蘇子是止咳平喘藥,能降氣除濕溫中,而菟絲子是補陽藥,為保健品常用藥,目前市場也見摻雜品或混有人工偽製品14,其外觀不論形狀大小及顏色都與正品類似卻嚴重影響藥材品質 (表一)。
表一 菟絲子和紫蘇子的鑑別比較
(三)枳實/綠衣枳實 (圖十一)1
枳實的原生植物來源廣泛以致品種繁多,藥用品種為芸香科酸橙 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變種或甜橙 Citrus sinensis Osbeck. 的乾燥幼果,近來常有偽品綠衣枳實的誤用,為同科植物因其飲片形狀、色澤及切面特徵與酸橙枳實相近易混淆。
圖十一 (正品) 枳實和綠衣枳實的鑑別比較
肆、結論
中藥的質量建立於品質穩定的藥材原料上,而藥材來源的準確性是以原植物基原為依據,標準收載品種及特定藥用部位,對藥材的名稱進行統一且規範化可反映各藥材的特點,並能清楚掌握藥材的性狀鑑別及選擇正確的中藥飲片,避免不當藥材的使用,以確保臨床療效與病人用藥的安全。
參考資料:
1. 劉宜祝、徐雅惠、陳佩儀等:易混淆及誤用中藥材圖鑑別圖鑑。臺北,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2012; 24; 90; 130。
2. 王社利、安秀群、丁翔:防己類藥材的基源名稱及功效辨析。中醫藥學刊,2005;23(7):1320-1。
3. 樊蓉、楊軍輝、劉訓紅等:同基原多部位入藥紫蘇類藥材揮發性成分的比較分析。中藥材,2012; 35(12): 1961-6。
4. 張懷陽、張丹陽:沙苑子與刺蒺藜的功效區別。光明中醫,2011;26(10):2129-31。
5. 黃坤森、曾木全、林哲輝:97年度中藥廠申請中藥製劑查驗登記所附原料藥材誤用分析。藥物食品簡訊,2010; 341:4-8。
6. 天祥、張麗娟、劉虹等:香加皮的研究發展。北京中醫藥,2008;27(12):960-3。
7. 葉淑靜:佩蘭與澤蘭的考證。海峽藥學,2008; 10(11): 67-9。
8. 威雁飛:槲蕨與中華槲蕨的真偽鑑別。中草藥,2010; 35(7): 1167-70。
9. 商和儒、王霞。幾種易混淆中藥的辨析。社區醫學雜誌,2011; 9(11):46-7。
10. 邱小紅、李照福:桑寄生與槲寄生的鑑別。首都醫藥,2007:55。
11. 孫會忠、宋月芹、越春玲等:蒿屬兩種藥用植物的形態學鑑別。時珍國醫國藥,2008;19(11):2733-4。
12. 郭昭麟、郭啟文、闕甫伈等:台灣市售中藥材真偽及代用品圖集。臺北,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7;14-7。
13. 雷遠桂:川貝母正品及偽品混淆品的特徵。中國中醫藥現代程教育,2013; 11(4):114-5。
14. 王建傳、王傳影:菟絲子及其4種人造偽品的鑑別。中國藥學,2012;21 (20):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