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俗話說:“十女九帶”,帶下病是婦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ㄧ,中醫依據患者體質、症狀及帶下之量、色、質、氣分為脾虛濕盛型、腎虛不固型、肝鬱濕火型及濕毒感染型等四種證型,並依據濕邪的成因不同而治法各異,可健脾除濕、溫腎化濕、疏肝瀉火與清熱解毒等,一般治脾宜升、宜燥,治腎宜補、宜澀,濕熱濕毒者宜清、宜利,以辨證論治之優勢,期獲得更好之療效。
關鍵字: 帶下、脾虛濕盛、溫腎化濕、完帶湯
壹、前言
從西醫角度來看帶下病,可分為炎症型與非炎症型帶下病。炎症型帶下病常見於陰道炎、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與骨盆腔炎等感染,一般而言,以濕毒為主證型;而非炎症型帶下病則主要由內分泌失調或骨盆腔充血類疾病所致,中醫辨證大多屬於脾虛、腎虛或肝鬱證。
西醫對感染型帶下病的治療多以抗生素、抗黴菌藥、塞劑或抗滴蟲藥治療,在短時間內即可達到不錯之療效,但對非炎症所致之帶下病則難根治、易復發,此時,若可利用傳統醫學之辨證論治,結合現代醫學先進之診斷技術,或能進一步提高帶下病之臨床治療效果。
貳、病名溯源
帶下之名,首見於《素問.骨空論》“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帶下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之帶下,乃泛指女科之經、帶、胎、產等多種疾病而言,因婦科病多發生在帶脈以下部位,故稱為帶下,如《金匱要略心典》云:“帶下者,帶脈之下,古人列經脈為病,凡三十六種,皆謂之帶下病。”;狹義之帶下則是指婦女陰道內流出的一種黏稠滑膩液體,如帶綿綿而下,正如《女科証治約旨》言:“陰中有物淋漓而下,綿綿不斷,即所謂帶下也。”而狹義的帶下又有生理與病理之別,一般自青春發育期開始,健康女子即會有生理性帶下產生,如王夢英云:“帶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潤,本非病也”,但若帶下量明顯增多,或夾有其他色澤,如:青、赤、黃、白、黑等顏色,或粘稠如膿液,或稀薄如水狀,或有惡臭,並伴有陰部搔癢、灼熱疼痛等局部刺激症狀,以及腰酸腿軟,小腹脹痛、發熱等全身性病理狀態時,則屬病理性之帶下,即為帶下病。如《諸病源侯論》及《傅青主女科》中,對此異常分泌物均提出五色帶下之描述1-3。
參、病因病機4-6
一、病因
導致本病的原因,主要分為內因和外因兩種,內因與任、帶二脈有密切關係,任脈失約,帶脈不固,水濕下注,遂成帶下。而導致任、帶二脈受病,和脾、肝、腎三臟功能失調,其中以脾為主;外因則是感受濕毒所致。
二、病機
(一)脾虛
脾的主要作用是消化、吸收、運化水濕。但若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憂愁思慮、肝病乘脾,或心脾兩虛,均會損傷脾氣,導致脾虛運化失常,反聚為濕,濕濁流溢下焦,傷及任、帶二脈,發為帶下病。
(二)腎虛
先天腎氣不足、下元虧損、房室過度或多產,致腎氣受損,使任脈失約,帶脈不固而為帶下,或由於年老體衰,腎陰虧損,陰虛則生內熱,衝任督帶諸脈失調而致帶下。
(三)肝火
由於情緒刺激,肝氣內鬱,日久化熱化火,下注任、帶二脈而致帶下。如《景岳全書‧婦人規》說“帶下有由肝經怒火之下流者”。
(四)濕毒
因久居濕地、攝生不慎、用具不潔,或手術創傷消毒不嚴,致濕毒之邪內侵,蘊濕化熱而致濕熱穢濁下注。
肆、臨床辨證論治7,8
一、脾虛帶下
(一)主要症狀
帶下色白、量多質稀、無臭味;面色萎黃、四肢欠溫、精神倦怠、納少溏薄、二足浮腫、脈緩沉弱、舌質淡及苔白或膩。
(二)症候分析
症屬脾氣虛弱,不能化水穀而生精血,致水濕之氣下陷而為帶。脾虛中陽不振,則面色萎黃、四肢不溫,脾虛不能化濕,運化功能失常,則大便溏薄,兩足浮腫,舌淡,脈緩而弱,也是脾陽不振之候。
(三)治療原則
健脾益氣、升陽除濕。
(四)代表方劑
完帶湯《傅青主女科》:1.組成:人參、甘草、蒼朮、白朮、山藥、白芍、柴胡、陳皮、車前子、黑芥穗。2.方義:人參、甘草補脾益氣;二朮山藥健脾燥濕;白芍、柴胡、陳皮疏肝解鬱、理氣升陽;車前子利水除濕;黑芥穗入血分、祛風勝濕。本方補散得宜、升降有序,為治脾虛帶下之首選方9-11。
二、腎虛帶下
(一)腎陽虛
1. 主要症狀:
白帶量多、質稀薄,終日淋漓,腰部酸痛,小腹冷感,便溏肢冷,夜尿頻多,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
2. 症候分析:
腎陽不足,陽虛內寒,帶脈失約,任脈不固,故帶下清冷量多滑脫而下。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下暖膀胱,故小便頻數清長。不能上溫脾陽故大便溏薄。腰為腎之腑,故腰痠如折。腎虛不能溫煦胞宮,故小腹有冷感。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亦為腎陽不足之徵。
3. 治療原則:
溫腎培元、固澀止帶。
4. 代表方劑:
金鎖固精丸《醫方集解》:(1)組成:蒺藜、蓮子、芡實、蓮鬚、龍骨、牡蠣。(2)方義:方中蒺藜補腎益精,蓮子交通心腎,芡實、蓮鬚收澀補脾固腎,龍骨、牡蠣收澀固帶,全方澀精秘氣、止滑脫、固任帶以收功12。
(二)腎陰虛
1. 主要症狀:
帶下赤白、質稀薄,陰部灼熱搔癢,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痛,便堅尿黃,口苦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
2. 症候分析:
腎虛則帶脈失約、任脈不固,故帶下量多。陰虛則生內熱,故見口乾內熱、帶下色黃或赤白相間、陰部搔癢灼熱。陰虛則陽亢,故有心煩易怒、頭暈目眩、耳鳴心悸、轟熱汗出之症狀。腰為腎之腑,故有腰痠、舌紅少苔、脈細數,均是陰虛火旺之象。
3. 治療原則:
滋陰瀉火。
4. 代表方劑:
愈帶丸《飼鶴亭集方》:(1) 組成;熟地、白芍、當歸、川芎、黃柏、椿根皮、良薑。(2) 方義:方中四物湯養陰血,黃柏、椿根皮清熱除濕治帶,良薑活血止痛,無痛可去之。全方具清熱燥濕、固澀止帶,養血調經之功效。
三、肝火帶下
(一)主要症狀
帶下色赤,或赤白相間,或黃綠,質黏而有腥穢,淋漓不斷,月事不調,情志抑鬱或易怒,胸脇脹悶,口苦咽乾,舌紅苔黃,脈弦數。
(二)症候分析
由於肝氣鬱結化火,肝火內熾,下注任、帶二脈,故見赤帶或赤白相間,並伴有質黏穢臭;肝氣鬱結故見精神抑鬱,胸脇脹滿,口苦咽乾,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為肝火之徵。
(三)治療原則
疏肝瀉火、利濕止帶。
(四)代表方劑
龍膽瀉肝湯《醫宗金鑒》:1. 組成:龍膽草、柴胡、澤瀉、車前子、木通、梔子、黃芩、當歸、生地黃、甘草。2. 方義:方中用龍膽草瀉肝火以除濕;柴胡調達肝鬱;車前子、澤瀉、木通利水除濕;梔子、黃芩清熱解毒;生地、當歸滋養肝血;甘草緩中養胃氣。本方適用於肝鬱化火、火重濕輕、帶下色赤或黃綠者13,14。
四、濕毒帶下
(一)主要症狀
帶下量多、色黃質稠如膿夾血、味臭腐難聞,伴陰部癢疼痛腫、口苦咽乾、低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數。
(二)症候分析
濕毒內侵,損傷任、帶之脈,以致穢濁之流下流,故帶下混濁如米泔,或黃綠如膿,濕毒盤踞陰部,故見陰癢,濕毒內蘊,損傷津液,故口苦咽乾,低熱,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三)治療原則
清熱解毒,利濕止帶。
(四)代表方劑:
易黃湯《傅青主女科》:1. 組成:山藥、芡實、車前子、白果、黃柏。2. 方義:方用山藥、芡實、車前子健脾化濕;白果清熱利濕止帶;黃柏滋陰清下焦濕熱。適用於脾虛濕盛化熱,濕重於熱的濕熱帶下15。
伍、外治療法
對帶下兼陰部搔癢腫痛者,可配合外洗方,以清熱止帶止癢。以苦參、生地、防風、地膚子各30克,蒼术20克,黃柏、白樊、花椒各10克,煎湯趁熱,先熏洗後坐浴。若陰部有損傷者,則去花椒4。
陸、預防與護理
一、在治療期間應注意衣褲要寬鬆透氣,內褲以棉質為宜,除了通風外,也可避免細菌、黴菌滋長。清潔時以淋浴為佳,可用非鹼性或中性肥皂清洗,清洗後要保持乾燥。同時避免性生活,以防再次感染,若反覆治療效果不佳時,另一配偶也需接受治療。
二、由於帶下容易復發,故陰部應經常保持清潔,經期、產褥期、流產後尤應注意衛生,如:盡量減少使用護墊,生理期間勤換棉墊;排便後要由前往後擦拭;內褲和襪子要分開洗…等等。平時需維持正常作息與適度的運動,以提昇免疫力。這些措施多半能有效預防帶下。
三、飲食方面,忌食冰冷寒涼及肥甘厚膩食品,以免傷脾而形成濕熱體質;避免吃辛辣油炸的食物,以免助熱生濕,加重陰道發炎及充血。平時亦可透過藥膳的方式,幫助身體健脾利濕,舒緩症狀,如:四神湯、紅豆薏仁湯、山藥蓮子湯等,都能有效達到保健功效,解決女性的困擾。
柒、結論
帶下病以濕邪為患,故其病往往纏綿難愈,容易復發,病理變化在肝、脾、腎,病位在任、帶二脈,但人體臟腑經絡之間相互影響,所以帶下雖以局部症狀為主,但常表現出全身的綜合症候群,因此,治療上除了從中醫學的整體觀出發,內外合治外,平時應保持個人衛生及注意節制飲食與生活作息,方能取得滿意之療效。
參考資料:
1. 王文靜:臨床分型治療帶下病的體會。承德醫學院學報2011;28(4): 399-400。
2. 劉麗、王賀、齊智慧、吳效科、侯麗輝:傅青主論治帶下病淺談。新中醫2013;45(3):190-191。
3. 柴雁:論《傅青主女科》五帶病中五行觀。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8;14(4):201。
4. 陳麗英、韓引堂、李青:帶下病臨床辨治體會。甘肅中醫2002;15(3):49。
5. 鄧高丕、繆江霞、周英:帶下病的中醫理論與臨床研究進展。廣西中醫藥2001;24(2):59-61。
6. 李嬰:帶下病的辨證論治。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7;16(30):4496-4497。
7. 陳海林:帶下證從虛濕論治的體會。陜西中醫2002;23(5):466 -467。
8. 王秀考:中藥辨證治療帶下病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誌2006;13(10):45-46。
9. 李紅梅:淺述《傅青主女科》完帶湯證及臨證體會。內蒙古中醫藥2009;(22):8。
10. 李德全、呂建輝:治帶良方完帶湯。實用醫技雜誌1996;3(5):338-339。
11. 劉存喜:完帶湯治療白帶病的用藥體會。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9):73-74。
12. 林桂英:“金鎖固精湯”加味治婦女帶下病54例。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1994;3(3):5。
13. 張小玲、徐謙、姜惠中:龍膽瀉肝湯治療細菌性陰道病的臨床觀察。中國醫藥學報1999;14(2):47-49。
14. 馬俊、宋慶榮: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帶下60例。長治醫學院學報1997;11(1):64。
15. 蘇玉梅、張立易、張鎮:易黃湯加味內外兼治帶下證236例。寧夏醫學雜誌2006;28(1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