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Vol. 30 No.3
Sep. 30 2014
中華民國一○三年九月三十日出版

氣功養生體現中醫藥學奧妙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藥學雜誌總編輯 林麗真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藥學雜誌發行人 陳合成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李蜀平

壹、氣功1-3

一、「氣」與「炁」

道家指「炁」為先天的能量代表無極 (道;自然),「氣」為後天的能量代表太極 (宇宙最早的根源自然的一部分)。「氣」與「炁」皆為空氣、呼吸氣流、構成和維持生命活力最基本的「信息-能量-物質」。以共振理論觀之,「氣」即心臟壓力汲出血液所表現的氣息能量,當某一器官系統之「氣」不足時,其微小動脈血壓就不足而無力灌注微血管供組織之需,導致缺血、缺氧、缺營養及免疫力下降,進而蓄積代謝之廢物、滋生百病。中醫認為「氣」有「六邪」或「六氣」(人體感受到的風、寒、暑、濕、燥和火等氣候變化或外在影響),容易引致疾病。「氣」有多種:

(一)元氣

身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氣」,從父母所生,由腎所藏,再倚賴脾胃化生。元氣發於腎間「命門」,通過三焦循行至五臟六腑及肌膚體表、全身,是身體所有生命活動的原動力,能促進生長發育、維持臟腑、組織及經絡 (生物能量流動體內之運行軌跡) 的功能。

(二)營氣

營氣行於脈中 (屬陰),散布於橫膈膜及胸腹內,來自水穀精華,主要由腸胃脾吸收、化生,溶合血液運行血管中,從中焦開始,經肺入經脈而循環全身,以供給生理及活動所需的營養、促進血液的化生反應,稱「營血」。

(三)衛氣

由脾胃運化水穀精微所生之氣,為免疫系統的一員,保衛人體抵抗外邪病原侵襲,比營氣更多功能。衛氣屬陽,循行於脈外、體外、皮膚,可保衛身體、抵禦外邪,調節及控制汗口的開合與排汗,並為臟腑、肌肉與皮毛提供溫養。人體透過協調營氣及衛氣,平衡陰陽、發汗、恒溫、免疫及維持健康。

(四)宗氣

係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脾胃從飲食中化生的水穀精氣所構成。積聚胸中,灌注心肺血管,運行於呼吸道,促進肺呼吸,推動及調節心搏與血氣運行、支配寒熱與肢體活動、控制語言與聲音強弱。

(五)濁氣

水谷精微之濃濁部分。(「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陰寒之邪(「靈樞憂恚無言」:兩瀉其血脈,濁氣乃辟)、污濁之氣 (呼出之廢氣,排出之屎氣)、或重濁物質1,2

二、「氣」生成之流程

 

200-018.tif 

三、「氣」的作用

(一)推動作用

中醫認為「氣」能激發生長發育,增進臟腑及組織的生理功能,促進造血、血循和津液代謝。「氣」虛會減弱「氣」的推動作用、減弱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使造血不足、生長發育遲緩,有害健康。

(二)溫煦作用

「氣」有溫熱效用,為體溫來源,氣虛者體溫降低、惡寒、四肢冰冷。

(三)防禦作用

中醫認為致病因之一為外邪 (風、暑、濕、燥、寒、火等環境因素) 侵襲。「元氣」透過防禦外邪侵襲可以維護生理功能健康。

(四)固攝作用統攝、控制及固定

「氣」鞏固體內物質及臟腑,維持人體組織正常。使血液運行血管中,防止逸出。「氣」可控制津液 (汗、尿及唾液) 的分泌及排泄,防止流失。可固藏精子防遺泄。固定臟腑器官之位置防其下移。氣虛則減弱固攝功能,引發出血、頻尿、早泄、腎或胃下垂。「氣」的推動與固攝作用彼此互補,恆穩血循及津液分布。

(五)「氣」化作用

指在「氣」的作用下體內所發生的各種變化。透過「氣」化作用,能將體內物質相互的轉化成「氣」或其他精微物質。例如食物經「氣」化成水穀精微,再化為「氣」及血。食物殘渣經「氣」化成尿屎而排出。「氣」對精微物質的轉化及代謝作用非常重要。

四、「氣」的運動

「氣」透過各種運動進行不同的功能 (「氣機」),「氣」不同則運動形式不同,有「出」、「入」、「升」、「降」四種基本運動形式,一旦停止則生命終止。臟腑之「氣」各具獨特的運動形式。各形式的「氣」相互協調平衡,「升」「降」相協調,「出」「入」相平衡,對於促進組織、臟腑及經絡的生理平衡非常重要。若失調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如肺「氣」受阻不「降」會咳嗽,胃「氣」上逆不「降」會噁心、嘔吐等。

五、氣功鍛煉三要素

(一)調息調整呼吸;「吐納」

使人與自然界交融、溝通,讓生物磁場與宇宙磁場同步。

(二)調形調整身體的姿勢和活動

用一定的動作配合意識去導引肌肉、臟器、血脈、生物能量使其按照一定規律的要求運動。

(三)調心調整意識;「存想」

意想一場景並意守之,於融入該境界的感受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心性、開發自己身體潛能的方法。

六、氣功種類歸類為動功和靜功

(一)動功

以身體的活動為主的氣功,如道士常練習導引氣功、內丹術氣功等,其特點是強調結合「意」、「氣」的肢體操作。

(二)靜功

身體不動,全靠意識和自我控制呼吸、調息而進行的氣功。如佛教的禪定、靜坐。

七、氣功派別

歷代氣功流傳於民間並形成醫家、儒家、道家、佛家、武家等眾多流派。醫家強調保健、延年,道家講求性命雙修,佛家密宗講究明心見性,武術家注重強化肌肉,發勁技擊應用。1982年6月28日中國衛生部、教育部和當時的國家體育委員會通告,太極拳、八段錦和五禽戲等中國傳統健身法作為全國醫學類大學中推廣「保健體育課」的內容。2003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重新編排八段錦等健身法作為「健身氣功」向全國推廣。

(一)武當內家拳門派

最著名也獲得武術界很高評價的武當太極拳係由張三豐所創,武當內家拳,將道教太極、陰陽、五行、八卦、九宮的理學、中醫學和道家內功與民間武學熔為一爐,運用易經陰陽變化、五行相生相剋、道教氣功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等融入拳術中創立武當太極拳,素有「天下太極出武當」及「南尊武當」盛名。

1.武當太極拳的起源和發展:

與道教文化哲理思想有密切關聯,深受老子「道德經」的影響。傳說張三豐得到真武大帝神受,在修煉時看到蛇鶴相爭從而悟出便創立太極拳。

2.武當太極拳的特點:

鍛練分三階段,先練形、練氣、後練神。其要訣「拳隨心境,舒展綿長,恢宏大氣,容萬物於心」,講究「拳打臥牛之地」,基本上兩米方圓足以施展,除螺旋纏絲外,另有九宮、八卦的內容。結合道教氣功法,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後發先至,連綿不斷、行雲流水、神形俱妙、內外雙修。能四兩撥千斤,現有南派、北派、本山派及散派。

(二)少林易筋經

「易」即變易、活動、改變、增強,「筋」即血脈、肌肉、筋骨,「經」即方法。「易筋經」係以活動筋骨,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為目的,是十分實用的經典武術氣功功法。據唐豪著「少林武當考」記載清道光三年市隱齋版紫凝道人所著「易筋經」的唐李靖序,其起源係達摩自梁適魏,面壁於嵩山少林寺所留下的「洗髓經」及「易筋經十二勢」(韋馱獻杵第一勢、韋馱獻杵第二勢、韋馱獻杵第三勢、摘星換鬥勢、倒拽九牛尾勢、出爪亮翅勢、九鬼拔馬刀勢、三盤落地勢、青龍探爪勢、臥虎撲食勢、打躬勢、工尾勢) 。

(三)五禽戲

即「後漢書」與「三國志」的五禽之戲,模仿五種動物 (虎、鹿、熊、猿、鳥) 的動作而組成,是1800年來民間廣為流傳的導引術和傳統健身法。

(四)八段錦

於12世紀形成,多為筋骨拉伸動作,簡單易行,舒展柔順流暢、優美如錦,功法共八段 (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向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攥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顛百病消) 故稱「八段錦」。其健身效用屬於導引法,通過練習可達拉伸經筋、調理內臟、貫通氣血、改善各種慢性病症,進而達到延年益壽。

貳、養生4-6

養生是根據生命自然規律,融合醫藥療法、食養、氣功、武術、民俗、宗教或文化的理論,採養護、維持或增強身心健康、減少病苦之法,以維繫生體陰陽平衡,讓生命的存續得以平衡、滋潤為目的。

養生觀念歷史悠久,可溯自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篇,記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之後養生醫學即傳承道家老子崇尚自然、順應自然之思想及莊子恬淡虛無、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安祥自在之養心思想,強調「精氣神寧益壽延年」。

周朝「易經」涵蓋五行八卦與豐富養生智慧如經絡養生、飲食養生、生理時鐘養生、性養生、風水養生等,強調陽氣盛衰決定生命強弱,人生應保養陽氣。中年「陽氣」到達極限,須準備抗衰老。人需養生,掌控陰陽平衡、氣血寒熱與燥濕的平衡5,6,都與現代醫學之「情緒免疫學」、「身心靈醫學」、「營養免疫學」等相互應和,足徵古今各種醫學文明皆以防治疾病及延年益壽為職志。養生主要的作用:

一、激發人體的自癒力

人體自是一和諧的存在,只需靠自己便能和諧,具有自保功能和自癒力。中醫治病的理念是「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靠養元氣,三分靠治療,藥只有激發元氣幫人體達成治療的作用。如無元氣,雖有藥物也枉然。養元氣就需好好改變自己、修正習慣,便無疾病。

二、身心互動

唯有身心互動好,對自身生命的直覺才可靠。中醫強調「相信自己對生命的直覺勝過相信儀器」,過去幾千年,沒有儀器檢測和抗生素,只靠中醫的望、聞、問、切和生藥,中國便能生聚教養、永續傳承。

三、不治已病治未病

源自「醫易相通」、「醫得易為用」、「不治已病治未病」、「防微杜漸、預防勝於治療」的中醫藥學,已有預防醫學的概念,強調「一陰一陽之為道,按照醫道生活」、「天人合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黃帝內經」多篇講述如何不生病、如何循醫道。中醫認為水生木,肝 (屬木) 生病主因是腎 (屬水) 精不足,需先固攝住腎水,若充足腎精,肝病自癒。「天人合一」主張人應因循天的順序和人的本性而生活。須關注身體,也關注精神心靈,才能養成符合生命本性的良好生活作習,有助於建立和諧自然的人生。

參、氣功、養生與中醫藥學3,7-10

古人早已領悟「生命在於運動」、「活動,要活就要動」和「流水不腐-萬流歸宗」的道理,已創出多種運動與氣功保健法,藉以保健與延年益壽。

氣功 (炁功) 是中國人獨有調心、調息、調身的養生方法,氣功一直伴隨著中醫藥學而產生與發展,以中醫藥理論為核心來指導活動內容,並實踐和體現之,因此在中醫藥學組成上佔極重要地位。

氣功與中醫藥學在理論上相輔相成、息息相通,以丹田理論、精氣神學說、大小周天運動為最密切的三個關聯。歷代氣功學家為丹田立了許多如「龍宮」、「北海」、「玄冥」、「元華」、「神爐」、「內鼎」等神秘的美名。一般咸認丹田在肚臍下方三吋 (7.62公分) 的深部。

「氣」呈現「生物能量」或「人體能量流」,練「氣」的基本功能在於「無形中疏通經絡、消除瘀血、增強肺功能,改善消化系統機能、改變體質,增強免疫力,防治疾病」。以現代科學觀之,練氣功就是修練身體達到「氣」的生理狀態 (「氣功態」)。

氣功養生的理論、方法和內容上,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有新發展,養生家葛洪所著「抱朴子」說「內心澄則真神守其位,氣內定則邪物去其身」,「恬淡自守,則身形安靜,災害不干…養生之理盡於此矣」,他主張「練功的方法不拘一格,或屈伸、或俯仰、或行臥、或倚立、或擲燭、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及「多樣化、隨意自然、意氣相隨」的練功原則。醫學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提出「几行氣欲除百病,隨所在作念之,頭痛念頭,足痛念足,和氣往攻之」的氣功治病方法。

隋唐時期氣功正式成為朝廷的醫療法之一,隋朝太醫博士巢元方提出「治四肢痛悶及不隨、腹內積氣、席床必須平穩、正身仰臥、緩解衣帶……安心定意、調和氣息、莫思餘事、專意念氣、徐徐漱體泉。」

宋元明清各代名醫著書及其他文獻中有關氣功的論述更多,近代則百家爭鳴、名家輩出。近年更結合中醫藥與自然醫學興起的理論,中西醫藥交相結合。目前氣功已是生命科學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氣功者和修習或實練氣功者的熱門方向。

臺灣大學前校長李嗣涔教授 (電機系) 與國科會生物處自1988年起推展氣功 (生物能場) 研究,國科會 (臺灣) 每年提供600餘萬新台幣經費,支持5-15個研究計畫,每年約30多位研究人員來自理工醫農各領域參與研究,包括物理、電機、光電、地球科學、生化、生命科學、醫工、中醫、醫技、神經科、精神科、內科、工商管理等。相信對於發揚光大我們幾千年老祖宗所累績養生醫療的智慧結晶,會更快發掘出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來造福全世界。

養生的本質是順應大自然規律、深悟自然規律的奧妙,並實踐力行。養生須講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兼養」、「陰陽平衡」、「動靜結合」、「綜合與審因施養」。古代人生活循道、飲食節制以養「氣」、起居有常以養神、不妄作勞以養精,現代人因嗜縱慾而傷精、「氣」和神。

不像大宇宙「氣」的能量無限大,人體小宇宙「氣」的能量有限而易損,容易遭受各種因素耗損,導致「氣」虛、「氣」滯、「氣」逆、「氣」陷、「氣」脫而致病,有賴醫療和養生之道予以補「氣」、吸「氣」、調「氣」。平日如能勤練氣功,讓人體有限的「氣」能與大宇宙的「氣」同化成為純淨永恆的大「氣」,可確保能量不衰竭。

肆、結論

天是大宇宙 (大全息、大八卦),人是小宇宙 (小全息、小八卦),人體有內八卦、外八卦,是影響身心潛在的主要因素,也是養生保健趨吉化凶的重要關鍵。依「易經」記載「象數係遵循自然界變化之規律與人體生理病理發展變化之規律」,又有醫者將人體個別固定的健康象數特性、體質八卦卦型、與陰陽五行相互對應與配合,形成獨特的「八卦象數養生療法」,也體現了中醫藥學之「醫易同源」、「天人合一」、「五行相生相剋」、「陰陽平衡互合」、「藏象學說」、「經絡氣血學說」等。

自神農嘗百草始,已闡明「藥食同源」的觀念。將食物的營養作用對應人體的肝經、心經、脾經、肺經、腎經 (稱歸經),如能攝取歸經適合體質的藥與食,則有助於養生。如能瞭解「五味、五色養五臟的關係」、「飲食禁忌」、「以陰陽五行生剋關聯對症下」、「用藥取象藥依形、性、氣、質入諸經」與「養、助、益、充之健康飲食結構」,審慎選擇始攝取之,則能健康、防疫、不老與延年益壽。

綜合上述,養生與醫療是維護生命健康最重要的支柱,養生方法多元,氣功是養生法,而兼有養生與醫療之效。常言道「養心自在消遙,攝生均衡不老」、「飯吃七分飽,話說三分好,清心汲煩惱,自在人不老」,須身心靈全方位落實養生,始能助益健康、長壽與不老。

氣功、養生和中醫藥學的哲理皆源於「黃帝內經」、「易經」,必能志同「道」合殊途同歸、醫養互補相輔相成、發揚光大先賢智慧、延年益壽健康世人、天下為公世界大同。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氣功。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A3%E5%8A%9F

2. 神農氏傳統中醫藥文化:杏林堂綜合中醫藥。http://www.shen-nong.com/chi/principles/qi.html

3. 維基百科:中醫學。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9%86%AB%E5%AD%B8

4. 陳合成:淺談易經與養生。2012年海峽兩岸中醫藥與易經文化研討會論文匯編 頁21 – 23

5. 賴振榕:從醫易同源淺談易經在中醫藥之應用。

6. 林振順;易經與中醫藥之相關性。2012年10月13日海峽兩岸中醫藥與易經文化研討會大會主題報告。

7. 楊秀燕:論中醫與易經。2012年海峽兩岸中醫藥與易經文化研討會論文匯編 頁34 - 38

8. 楊力:易經象數與中醫象數科學。2012年10月13日海峽兩岸中醫藥與易經文化研討會大會主題報告。

9. 鄭喻仁:傳統醫藥「八卦象數養生療法」立論源流探討。2012年海峽兩岸中醫藥與易經文化研討會論文匯編頁39

10. 林麗真:易經與創意醫藥學。2012年海峽兩岸中醫藥與易經文化研討會論文匯編 頁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