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Vol. 31 No.4
Dec. 31 2015
中華民國一○四年時二月三十一日出版

痤瘡之中醫療法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藥師 汪品瑜、戴俊典、林育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中醫藥劑部藥師 童承福

摘要

痤瘡屬於毛囊發炎所引發的疾病,即為中醫之面皰、肺風粉刺,多好發於青少年族群。在西醫方面,主要著重於徵狀治療,雖然療效迅速,但副作用較大,且容易復發。本文以中醫觀點,探討痤瘡之病因病機、辨證論治與常用治療方劑,以內治為主,外治為輔,從改善體質著手,標本兼顧可達到較好的臨床療效。

關鍵字: 痤瘡、肺風粉刺、中醫、辨證論治

壹、前言

痤瘡為皮膚科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好發於7至18歲之青少年,俗稱青春痘。痤瘡發生以臉部、胸部、背部這些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居多,且病變可持續數月到數年,除了可能導致疤痕的產生,嚴重者更將引起憂鬱、焦慮與社交困難…等心理層面的影響1。在治療方面,西醫主要是徵狀治療,其目標是防止痤瘡的生長,雖為速效,但對於痤瘡反覆發生的病人,實為治標不治本;中醫則強調身體內部失衡調理,透過改變患者的體質,達到由內而外的根本治療。

貳、西醫診療方式

就西醫而言,痤瘡屬於毛囊發炎所引發的疾病。若進一步分析痤瘡形成的病理機轉,首先是源自於毛囊不正常角質化而形成角質聚合物,隨後造成毛孔堵塞,此時就會形成我們常見的非發炎型粉刺 (comedones)(可分為白頭粉刺以及黑頭粉刺),當皮脂長期因毛孔阻塞無法排至體表外,痤瘡桿菌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則會藉其為養分而滋生,並引發局部發炎反應,進而發展成丘疹 (papules)、膿皰 (pustules)、結節 (nodules) 以及疤痕 (scarring)2,3

一、診斷方式

痤瘡可依據病變數量、型態以及發炎狀態區分為輕微、中度以及嚴重型痤瘡:輕度痤瘡的臨床表現通常以非發炎性的粉刺為主;中度痤瘡則開始出現發炎反應,包含發炎性丘疹與膿皰皆為其常見的表徵;重度痤瘡則除了發炎性丘疹與膿皰外,也伴隨著結節和痘疤出現3

二、治療方式

以西醫觀點,痤瘡治療主要是透過改善造成痤瘡的四大原因而達到治療效果,包括抑制毛囊不正常角質化、調整皮脂過度分泌、減少痤瘡桿菌孳生以及降低發炎反應。藥物選擇則需考量病人嚴重程度、痤瘡型態、以及是否產生疤痕。輕度痤瘡主要使用外用製劑,以 retinoids (tretinoin,adapalene,tararotene) 為主或搭配局部抗生素治療;中度痤瘡則是使用外用 retinoids 併用口服抗生素,或加上 benzoyl peroxide;重度痤瘡則建議使用口服 isotretinoin。由於上述藥品常見的副作用較為廣泛,包括刺激性、肌膚乾燥、光敏感性、皮膚灼熱感、腸胃道不適、致畸胎性…等,皆可能影響患者治療意願3,4

參、中醫基礎理論

痤瘡,其表現形態較多樣化,因此在古文獻中痤瘡病名也頗多,依其臨床表現痤瘡屬、痤、面皰、肺風粉刺等範疇。《瘍醫大全》:“粉刺即粉疵。乃肺熱而風吹之,多成此疵,雖無關人累,然書生嬌女,各多此病。”《外科正宗》曰:“又有好飲者,胃中糟粕之味,薰蒸肺臟而成。”可以看出,中醫認為痤瘡與飲食有關且多發生在年輕族群,此觀點與現代醫學認知相同5,6

肆、中醫病因病機

痤瘡主要病位在肺,因中醫認為肺主皮毛,當患者素體陽熱偏盛,肺經感受風邪,以致肺熱熏蒸於面部,則發痤瘡;另外,痤瘡的發生也與患者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脾主運化,胃主受納,過食肥甘厚味,使脾失健運,濕邪滯留,鬱而化熱,造成肺胃濕熱,熱氣上蒸面部所致;若肺胃積熱,久蘊不解,水濕停聚為痰,致氣血壅滯,血熱互結,久病必瘀,則痤瘡反覆發生,牽延不癒6,7

由上述可知,痤瘡依據不同病因病機,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因此,治療本病應根據不同臨床證型來進行辨證施治,以內治為主,外治為輔,標本兼顧可達到較好的臨床療效。

伍、辨證論治

痤瘡發病臟腑涉及肺、脾、胃,起因於外感風熱及內在飲食不節而出現濕、熱、痰、瘀等證。其施治原則可概略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出現濕、熱等證,應施以祛溼、清熱法;若演進至痰、瘀等證時,雖重化痰祛瘀,仍應清熱除濕。根據中醫的辨證理論,痤瘡主要可區分為三種證型

一、肺感風熱

此證型為痤瘡初發原因,也是復發誘因,由於風邪與熱邪皆為陽邪,具有向上向外特性,故易侵犯肺,而肺主皮毛,當熱邪鬱積於肺將使毛孔阻塞而導致痤瘡發生。臨床表現為丘疹色紅,或有癢痛、膿皰7,8。治療時可選用枇杷清肺飲,若丘疹質硬難消者加天門冬、貝母、玄參;面部癢者加白鮮皮、蒺藜6

(一)治療原則

疏風清肺。

(二)代表方劑

枇杷清肺飲,出自於《醫宗金鑑》:1.組成:枇杷葉6、桑白皮6、黃連3、黃柏3、生甘草1、人參1。2.方義:枇杷葉苦平,桑白皮甘寒,兩藥俱入肺經,清肅肺熱共為君藥;黃連、黃柏性寒,黃連歸中,善清胃火;黃柏則入於下焦,而消熱源,療皮間肌膚熱赤,助上焦清熱為臣;人參補氣生津,防止上述藥物攻伐太過,為佐藥;生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為使。全方配伍,共奏清瀉肺熱、祛濕除疹之功效9

二、脾胃濕熱

“飲食自倍,脾胃乃傷”,說明過飽、過食肥甘厚味、嗜酒,無規律的飲食習慣均易傷及脾胃,脾胃受納運化失常,釀濕生熱,結於腸胃,若熱氣上蒸面部,將致痤瘡10。臨床表現為顏面、胸背部皮膚油膩,皮疹紅腫疼痛,或有膿皰,常用治療方劑為茵陳蒿湯。此外,膿腫明顯者,可加丹參;皮損甚者加白花蛇舌草;若面部油脂較多可加山楂來健脾消積去脂8

(一)治療原則

清熱解毒,除濕通腑。

(二)代表方劑

茵陳蒿湯,出自於張仲景之《傷寒論》:1.組成:茵陳18、梔子6、大黃6。2.方義:本方主治邪熱入裡,濕熱壅滯中焦,故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方中重用茵陳為君藥,茵陳苦泄下降,善於清熱利濕,透表暢氣,為治痤瘡要藥;梔子清熱燥濕,利三焦而引熱下行;大黃除瘀熱,推陳致新,使濕熱壅遏之邪,導從大、小便而出10

三、痰瘀互結

本證多在肺感風熱及脾胃濕熱基礎上產生,屬於痤瘡後期的階段。肺胃濕熱,日久煎熬津液為痰,血行不暢為瘀,久病入絡,終致痰濕瘀互結。臨床表現為皮疹顏色暗紅,以結節、膿皰、疤痕為主,久難痊癒10。方劑選擇為二陳湯合真人活命飲,可去濕旺脾,則痰無以生,並可清熱解毒、活血散結。針對症狀嚴重者採用凌霄花涼血活血、化瘀散結11

(一)治療原則

除濕化痰,活血散結。

(二)代表方劑

二陳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1.組成:半夏8、陳皮8、茯苓5、炙甘草2.5、生薑2.5。2.方義:本方為治痰濕之主方。方中以半夏燥濕利痰為君;陳皮理氣寬中、順氣降痰為臣;痰由濕生,濕自脾來,故佐以茯苓,健脾利濕,行水消痰;使以甘草健脾和中;加入生薑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助半夏、陳皮行氣消痰。藥僅數味,配伍嚴謹,標本同治,共奏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12

真人活命飲,又稱仙方活命飲,出典於《校注婦人良方》:1.組成:穿山甲1、白芷1、天花粉1、皂角刺1、當歸尾1、甘草1、赤芍藥1、乳香1、沒藥1、防風1、貝母1、陳皮3、金銀花3。2.方義:真人活命飲為“外科之首方,瘡瘍之聖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之功,主治一切熱毒壅滯,瘡瘍腫毒初起之症。方中金銀花甘寒質輕,最善清熱療瘡,故重用為君藥;當歸尾、赤芍活血通絡和營,乳香、沒藥散瘀消腫止痛,配合陳皮行氣祛痰,五藥合用共為臣藥,以行氣活血通絡,消腫止痛;天花粉、浙貝母清熱化痰散結;白芷消腫散結,善走頭面;防風祛風解表止癢;穿山甲、皂角刺通膿潰堅,使膿成即潰;甘草調和諸藥,且能清熱解毒化痰。諸藥合用使熱清毒解,氣行血暢,腫消痛止12,13

陸、外治療法

痤瘡的中醫療法除了以內服藥治療外,外治療法也有不錯的療效,包含針灸、刺絡放血療法、薰洗法、中藥面膜 (顛倒散)。早在《醫宗金鑑》已有記載:“肺風粉刺…宜內服枇杷清肺飲,外敷顛倒散,緩緩自收功也。”顛倒散為大黃及硫磺組成,因其藥性相反故以顛倒謂之,功效清熱散瘀。

顛倒散製程及用法:先將石灰和清水混合,澄清後取中間水200 mL,再將大黃15 g、硫磺粉末15 g 倒入澄清石灰水中攪拌備用。以上清液濕敷患部,或在敷面膜之前塗於局部6

柒、結論

痤瘡患者接受治療時,多以西醫療法為優先考量,西醫的治療原則,主要視症狀及嚴重程度分別給予不同的外用製劑或口服藥品,雖治療效果迅速,但除了容易產生抗藥性與副作用較大的困擾外,若治標不治本將陷入反覆發作的困境中。中醫依據不同體質證型對痤瘡分證施治,若能選用適當治療方劑,再依個人症狀加減配伍,從改善體質著手,將可達到標本同治之效。綜上所述,對於痤瘡患者而言,中醫療法提供了一項治療上的新選擇。

 

 

參考資料:

1.Yang YC, Tu HP, Hong CH, et al﹕ Female gender and acne disease are jointly and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major depression and suicide﹕a na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Biomed Res Int. 2014,doi:10.1155/2014/504279.

2. Azimi H, Fallah-Tafti M, Khakshur AA, et al﹕ A review of phytotherapy of acne vulgaris﹕Perspective of new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Fitoterapia 2012;83(8):1306-17.

3. Leyden JJ﹕A review of the use of combination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J Am Acad Dermatol 2003;49:S200-10.

4. Gollnick HP, Krautheim A﹕Topical Treatment in Acne﹕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Aspects. Dermatology2003;206(1):29-36.

5. 潘純、戴慎:痤瘡源流探析。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11;20:3845-6。

6. 黃子娗、陳潔、李斌:中醫藥治療痤瘡的研究概況。湖南中醫雜誌2014;30:163-4。

7. 何琦、田豐:痤瘡的中醫藥治療。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162-4。

8. 張博、王思農:痤瘡的中醫藥治療概述。西部中醫藥2012;25:111-3。

9. 孫平:應用枇杷清肺飲加治療肺胃濕熱型痤瘡的臨床觀察。求醫問藥2011;9:86-7。

10. 周寶寬、周探:審證求因治療痤瘡經驗。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14:13-4。

11. 連莉陽:李治牢治療尋常痤瘡用藥規律探析。四川中醫2012;30:4-6。

12. 王綿之、許濟群:方劑學,初版。台灣,知音出版社,2006:535-8,589-92。

13. 王晨、馬曉琴、孫征涯:仙方活命飲加治療中重度痤瘡40例療效觀察。浙江中醫雜誌2014;4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