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Vol. 32 No.4
Dec. 31 2016
中華民國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出版

中藥應用於中風後肢體疼痛的案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中藥科藥師 涂慶業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 林宜鴻、林宏任

摘要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在民國103年,腦中風共奪走11,736條寶貴的性命,平均每45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1。另據調查,罹患中風後有7成5會留下後遺症,除導致肢體癱瘓,有些病人還會出現肢體疼痛,不僅使患者飽受疼痛之苦、更讓中風後的復健之路更加艱辛。本案例為一名中風患者,因中風後肢體疼痛使用西藥止痛無效,來到中醫門診利用中藥治療明顯改善疼痛的成功案例。

關鍵字: 疼痛、腦中風、pain、stroke

壹、前言

中醫治療中風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主要是根據望、聞、問、切等四診蒐集病情資料來確立中醫證型,擬定治則並輔以相對應的藥物,因此中醫協助治療中風後遺症是有一定優勢。肢體疼痛是中風病人常見的問題,疼痛在中醫屬於「痺證」範疇,是以肌肉、關節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其病機是氣血閉阻不通,不通則痛,所以〝宣通〞是各型痺症的共同治法。

貳、案例陳述與分析

一位58歲有高血壓病史 (170-180 mmHg) 的男性病人,職業是在柬埔寨設廠的工廠老闆,過去沒有服用高血壓藥物,平時也沒有量血壓的習慣。飲食上口味較重,常需應酬喝酒。發病前半個月因回台忙於哥哥的喪事,操勞加上睡眠差,發病當天晚上 (104/10/25) 與朋友聚餐時,因情緒激動,突然感覺左側肢體無力,顏面偏癱。送至當地地區醫院時,病人意識清醒,診斷為右側丘腦 (Thalamus) 出血性中風。電腦斷層結果顯示血塊大小約20.4 c.c.,無腦室出血或水腦,因此不建議開刀,而採取保守治療。自住院起,病人抱怨全身疼痛 (VAS = 7-8),使用西醫止痛藥及酸痛貼布後,雖然疼痛範圍縮小,但右側肩頸及手肘週圍痠痛無法藉由服用止痛藥 (Depyretin) 改善 (VAS = 6-7),疼痛整天不定時發作,臥床過久或做復健時疼痛加重,按摩及轉移注意力時稍緩解,常痛至無法入睡,因此於104/11/11至中醫門診就醫。

就診時,服用血壓藥 (Exforge Hct) 及利尿劑 (Spironolactone),血壓控制在128/88 mmHg,會因疼痛而發出呻吟聲。發病前,難入睡,淺眠易醒,服用鎮定劑與抗憂鬱藥 (Mesyrel, Lorazepam),晚上睡眠尚可。目乾澀、目酸,口臭。發病前排便2-3日一行偏硬,中風後服用軟便劑 (Magnesium Oxide, Sennoside),大便日一行成形。左側鼻唇皺壁變平,唇色紫暗。舌體向左偏斜,顫動,舌色黯紅有瘀斑,舌尖偏紅,舌質裂,邊有齒痕,舌苔白微黃中根厚膩。舌下絡脈怒張,有囊柱、囊泡、瘀血絲。脈沉細滑,無力。診斷為氣血兩虛,痰瘀阻絡,治則為補益氣血,行氣化痰,化瘀通絡。

11/18回診,病人右側疼痛緩解明顯 (VAS:7→2),僅有疲勞伴隨煩躁,早上9點多及下午3點疲倦感明顯,影響早上的復健。血壓維持在138/80 mmHg,舌邊有齒痕,舌質裂,舌苔黃中根厚膩。表明痰濁已清唯尚有濕熱瘀阻,故除去消痰濁的溫膽湯、去濕通絡的雞血藤、桑枝、葛根、威靈仙,加入清利濕熱的甘露消毒丹,補氣益精的黨參、五味子、刺五加,續服一週而愈,表一、表二為門診用藥紀錄。

 

表一 濃縮中藥用藥紀錄 (單位:g/天) TID*7

表二 中藥煎劑用藥紀錄 (單位:錢/帖) 5帖/周

 

參、用藥分析

一、溫膽湯

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組成:半夏、橘紅、茯苓、甘草、竹茹、枳實、生薑、大棗;適用於膽胃失和,痰濁內擾、有熱化傾向者。綜合全方,有行氣化痰、理氣安神,調和膽胃之功。中風急性期過後,經過治療,雖正氣來復,但阻滯於經絡、臟腑的痰瘀之邪仍未祛除而遺留肢體造成偏癱、語言不利等症狀。在中風急性期、恢復期及後遺症期,痰瘀之邪始終是關鍵的病因。近來研究發現,溫膽湯有調節免疫的作用,並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消除自由基的作用2

二、補陽還五湯

出自《醫林改錯》,組成:黃耆、當歸尾、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適用於因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中風後遺症。方中重用黃耆,大補元氣,令氣旺以促血行;當歸尾活血補血,祛瘀而不傷正;赤芍、桃仁、紅花、川芎,活血化瘀,行氣通經。現代研究顯示,黃耆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大劑量的黃耆能改善腦水腫,增強全身營養狀態,並能通過擴張血管作用而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當歸及其阿魏酸鈉有明顯的抗血栓作用,當歸可以透過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增加細胞表面電荷而降低血液黏稠度,即有逐瘀作用;川芎可擴張血管、抗凝血、增加腦血流量、減輕腦水腫;紅花能擴張血管,增加腦缺血區的血流量;桃仁能加速血液循環,抗血小板聚集;地龍可抗血管痙攣,保護血管內皮細胞;赤芍能抗凝、抗炎、鎮靜、鎮痛,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並能通過血腦屏障,改善對腦組織的營養3,4

三、黃耆桂枝五物湯

出自《金匱要略》,組成:黃耆、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為治療“血痹”的名方,原文中明確指出“血痹陰陽俱微……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這與現代腦血管疾病症狀相似。絕大多數中風後遺症患者以陰陽氣血不足為本,其中以氣虛尤為多見。黃耆桂枝五物湯溫煦以補氣,補氣以治血,適合中風後遺症之氣虛血瘀證患者。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此複方對腦組織代謝有明顯促進作用,對自由基引起的生物物質障礙具有消除作用,有利於減輕因腦組織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經功能損傷;同時對神經細胞損傷引起的發炎性病灶具有抗炎、鎮痛作用,可增加局部血管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供血量;最後可增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有利於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恢復5,6

四、甘露消毒丹

出自《溫熱經緯》,組成:滑石、茵陳、黃芩、石菖蒲、貝母、木通、藿香、射干、連翹、薄荷、白豆蔻;此方是臨床上常用治療濕溫病的有效方。功效:清熱利濕,化濁解毒。效如其名,如飲甘露,使邪氣去,而神清體爽。適用于濕溫初起,邪在氣分,濕熱並重證型。臨床應用以身熱,困重,汗出不解,舌苔黃膩,脈濡數為辨證要點。諸藥合用,可使濕熱之邪從中而化,從小便而利,從肌表而散;且可清熱解毒,利咽散結,體現了清熱、芳化、利濕三法,尤以清熱為要7

五、生脈散

出自《內外傷辨惑論》,組成:人參、麥冬、五味子;方中用人參為君藥補益肺氣而生津;麥冬養陰清肺而生津;五味子固表斂肺而生津。這三味藥,一補,一清,一斂,而且都能生津;因此,具有生津止渴,補氣斂汗的作用,適于氣陰兩傷之證。現代醫學研究:人參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能提高機體對有害物質刺激的抵抗力,又能調節膽固醇及醛固酮分泌;臣以麥冬清熱養陰除煩,佐以五味子酸溫,歛陰生津,可聚耗散之氣。二者配伍,具酸甘化陰之功,並有降低血糖、鎮靜、消炎、阻滯動脈硬化作用。臨床結果證實生脈散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全身症狀,縮短病程8,9

六、雞血藤

雞血藤屬活血化瘀中藥,其性溫,味苦、甘,歸肝、腎經。《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雞血藤“活血”。《飲片新參》記載“雞血藤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經脈”,有補血、活血、通絡的功效;能夠促進紅血球生成素分泌、成熟和釋放,補充破壞和死亡的紅血球,維持紅血球的相對穩定而發揮補血作用。雞血藤有抑制心臟和降低血壓作用,還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10

七、威靈仙

威靈仙辛鹹性溫,歸膀胱經。用於風濕痹痛,以其辛散濕通,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經脈,既能祛風濕,又能通經止痹痛。凡風濕痹痛,麻木不仁,無論上下皆可用,為風濕痹痛要藥。常可單用威靈仙,為末,溫酒調服;也可配當歸、桂心為丸服,如神應丸。現多與羌活、防風、川芎、薑黃等同用11

八、桑枝

桑枝味微苦,性平,歸肝經。《得配本草》:治風濕,通關節,除肺咳,利小便,散寒消食。得桂枝,治肩背痺痛。《中國藥典》記載為祛風濕,利關節的常用藥,用於治療肩臂、關節酸痛麻木,尤以上肢麻痺者多用。臨床多應用於關節腫痛、手足麻木、風濕痹痛、癱瘓等多種疾病12

九、葛根

葛根味甘辛,性涼,歸脾、胃經。如桂枝加葛根湯用於治療“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說明葛根在治療“項背強几几”中發揮了主要作用。葛根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作用:第一,葛根能活血通脈。在外能解表,舒筋活絡;在內又能通裡,暢行氣血。第二,經脈拘攣,常與津液的輸布障礙,失於濡養密切相關。葛根則具備生津之效,辛散之品,多兼溫燥,而葛根甘凉之中,獨具辛潤之力。第三,痹症的發生,與清陽不得上養有關。葛根主入脾、胃經,具有發散升提之性,通過對胃陽的鼓動,有助脾升清,布達肢體。第四,外邪入裡乃是痹症發生的條件。葛根甘辛性凉,清揚升散,具有解肌透表之功。針對外邪,葛根能辛散發表,緩解外邪鬱阻13

十、刺五加

刺五加自古即被視為補氣藥,味辛、微苦、性溫,補中、益精、壯筋骨、強意志,久服輕身耐勞,益氣健脾,補腎安神。主治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慾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指出,刺五加是一種良好的扶正固本藥,具有與人參相似的療效14

肆、結論

一、中醫將中風急性期分中絡、中經、中腑與中臟,中絡,是以肌膚麻木、口眼歪斜為主症,此屬邪淺,病情輕。中經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身麻木、言語蹇澀為主症,而無昏仆,病情較中絡為重。中腑是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身麻木、言語蹇澀而神志不清為主症,但神智障礙較輕。中臟是以卒暴昏仆而半身不遂,神志障礙重,甚至完全昏憒無知,此屬邪深,病情重。此例病人表現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意識清楚,無昏仆,因此屬於病情較輕的中經絡,又因為有半身不遂的表現,排除只有肢體麻木的中絡,因此本案病人屬於中醫中風分型中的中經15

二、根據11/11初診,病人體質是屬於本虛標實,治療除了扶正外,還要祛邪,治療應以活血化瘀,行氣化痰為主,補益氣血為輔,故治療上,以溫膽湯行氣化痰,以補陽還五湯補益氣血,化瘀通絡,加減藥物如雞血藤、桂枝、桑枝、葛根、威靈仙多以通絡止痛為主;中藥湯劑則以黃耆桂枝五物湯及補陽還五湯加減為主,酌加化瘀通絡的藥物,在標本兼治之下,雖僅服藥一週,第二次回診時,右側肩頸與手肘周圍疼痛已經明顯緩解 (VAS:7→2),殘餘症候,經原處方加減後續服一週而愈。

三、中藥服量是影響臨床療效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作用於人體的藥量往往不取決於方藥的劑量, 而是取決於方藥的服量;本此患者服藥方法為,濃縮中藥一天三次,三餐飯後各服一包;中藥煎劑則是一帖藥煎成兩碗藥汁,分別在兩餐之間服用,使藥物療效持續,有效緩解病人不適。

四、經過門診兩次治療,病人右側肩頸與手肘周圍疼痛明顯獲得改善,可見中藥在治療中風後所致的痺症,療效是確實可靠的。之後病人可選擇就近在當地醫院復健,因此,在中西醫聯合治療上,進行互相溝通,讓病人獲得更完整的治療,實為此篇案例可借鏡之處。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a Patient with Extremity Pain

Chin-Yeh Tu1, Yi-Hung Lin2, Hong-Ren Lin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1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In 2014, there were 11,736 people who lost their lives due to stroke, which was about one every 45 minutes. Stroke is also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disability in Taiwan. An investigation has found that 75% patients suffer from sequela after stroke. Stroke not only lead to paralysis but appear extremity pain in some patients whose rehabilitation will be influenced. This study explores a case in which a stroke patient whose extremity pain was not improved either with analgesics but was successfully improved later by adopting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參考資料:

1.國民健康電子報第116期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 邵淑娟:高克儉教授溫膽湯加減臨床應用經驗。天津中醫藥,2015;32(8);452-454。

3. 蔡粉桃:補陽還五湯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後遺症34例。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9;26(1);19-20。

4. 白剛:中藥方劑研究與應用大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434-442。

5. 張瑋:醒腦開竅針刺法聯合耆桂枝五物湯治療中風後遺症臨床研究。河南中醫,2015;35(10);2329-2331。

6. 白剛:中藥方劑研究與應用大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910。

7. 袁曉鳴:甘露消毒丹及其臨床應用。河南中醫,2012;32(1);95-96。

8. 李惠玲:生脈散治療陰型中風30例。陝西中醫,2004;25(7);605。

9. 白剛:中藥方劑研究與應用大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282-301。

10. 陳曉軍:雞血藤的藥理作用研究綜述。中國民族民間藥物,2009;11;3-4。

11.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3;2274-2278。

12.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3;2783-2784。

13. 張勝、秦竹、熊洪艷:從桂枝加葛根湯談葛根主“諸痺”。中醫藥學報2015;43(2);5-6。

14. 郭婕、楊曉琪、程一雄、李寧遠:中藥刺五加對人體抗疲勞功能之作用。J Chin Med 17(3): 95-102, 2006。

15. 謝慶:腦中風之中醫證型就主流醫學觀點之研究。中醫藥報,200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