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現今的醫療環境,提供病人更完善的醫療品質是重要的。除疾病治療之外,也應站在病人的角度,重視病人安全,並提供更周延的醫療服務。因此,希望藉由 QR code (quick response code) 的設計,能無時無刻提供病人藥品使用方面的衛教與資訊,提升病人的用藥安全。計劃在藥袋上印製藥品資訊 QR code,內建置連結指導藥品使用的衛教短片或單張等,讓病人可以在離院後,仍能藉由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讀取所使用的藥品資訊,達到正確用藥指導的目的。以使用者問卷調查做為評估 QR code 建置成效之方式,研究過程包含前後測成效評估、藥品資訊 QR code 使用衛教與滿意度調查,藉此作為改善之參考。
關鍵字: QR code、藥品衛教、醫療品質、病人用藥安全
壹、引言
199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國立醫學研究院 (Institute of Medicine,IOM)1發布"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2,揭露了驚人的數字:每年因為醫療疏失造成約44,000至98,000人的死亡,其中約有7,000例是與藥物疏失有關,這篇報告引起大家驚覺,開始重視病人安全。病人在醫院就診的整個醫療過程中,均在病人安全涵蓋的範圍內。在病人離開醫院,帶著藥品回家後,除了提供藥物諮詢專線的服務外,應有更直接、貼切、與便利的方式,讓病人更能掌握自身的用藥。
希望藉由此研究,透過藥袋上印製的藥品資訊 QR code,展現醫療資訊的雲端化,讓病人能透過 QR code,取得即時、完整的資訊,多了解自己的用藥,對用藥安全更有助益。
貳、研究設計
運用介入型研究方法 (Interventional study),以中部某醫學中心為提供病人及其照護家屬更周延的藥品資訊服務,透過智慧型手機或平板讀取藥袋上藥品資訊 QR code 的方式 (圖一),強化病人藥品衛教資訊之提供功能,達到提升用藥安全之目的。以使用者問卷調查為基礎,進行成效評估與滿意度調查。研究針對擁有智慧型手機或平板之病人或其照護家屬進行,計收集100份。流程為先給予受訪者進行前測,了解對其所服用藥品的認知程度,方進行藥品衛教,並教導如何操作使用藥品資訊 QR code,再給予後測及滿意度調查表來評估成效與滿意度。滿意度調查部分,請受訪者以李克特量表五分法:非常滿意5分、滿意為4分、尚可3分、不滿意2分、非常不滿意1分進行填寫,藉此作為改善之參考。
圖一 藥品資訊 QR code 呈現之資訊
主要研究場所為中部某醫學中心,符合以下標準者為納入研究之受訪者:年滿20歲以上、為該醫學中心之病人或其照護家屬、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者、經說明解釋後同意參與研究者,經受訪者同意後填寫之回收率與有效問卷為100%,符合條件但拒絕參與的原因多為過於耗時及不願提供個人基本資料。
本研究經中山醫學大學第二人體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的審查核可後執行,研究許可書編號為 CS2-15111。
參、研究工具與信效度
問卷內容設計參考 DeLone 與 McLean 資訊系統成功模式3,針對資訊系統產出的必要品質特徵,如:正確性、意義性以及即時性等作為題目設計的核心,並實地訪談該醫學中心藥劑科藥物諮詢藥師,了解衛教病人的流程與執行面的問題,考量病人的感受後進行問卷設計,並附滿意度調查來分析受訪者的接受度與反應。內容共分為四個主題量表:受訪者基本資料、正確使用藥物之行為、接受藥品資訊 QR code 衛教前後測、滿意度調查。
信效度採用專家效度 (Expert validity) 模式4,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包含醫師、藥師及專科護理師,共五位參與審閱。經二次效度評量分析後完成,整體問卷平均 CVI 值為0.893 (表一)。信度 (Reliability) 採用 Cronbach's α係數值75進行分析內容的一致性信度,使用 SPSS 14.0系統計算,滿意度調查之 Cronbach's α值為0.927,整體問卷之 Cronbach's α值為0.821,均大於0.7以上,顯示問卷的內容信度有高度的一致性 (表二)。
表一 問卷內容專家效度 CVI 值
表二 問卷各主題量表之內容一致性 (Cronbach's α值)
Reliability Statistics
問卷資料統計與分析利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及 SPSS 14.0統計分析軟體來完成。以 Cronbach's α來檢測問卷的內容一致性 (信度檢測)。推論性的統計採用卡方檢定分析,統計分析以 p < 0.5視為統計學上有顯著的意義。
肆、研究結果
問卷統計結果依各部分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
研究者將受訪者之基本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背景資料屬性分佈如 (表三~表五)。
表三 受訪者之個人背景屬性分析表 (N = 100)
表四 受訪者之教育程度與職業 (N = 100)
表五 受訪者生病時主要照護者之整體分析
(本題為複選題,故百分比超過100%,n = 100,整體勾選150次)
二、 研究對象對正確用藥之認知與用藥劑型分析
此部分計6題,在3題單選題的部份,主要是評估受訪者正確用藥的認知觀念 (表六)。另3題複選題,分別為分析受訪者曾使用過的劑型、藥品資訊來源及影響受訪者進一步獲取藥品諮詢的原因。在曾使用過的劑型方面,平均種類為4.16種 (表七~表八)。
表六 受訪者對正確用藥之認知 (N = 100)
表七 受訪者曾使用過的藥品劑型分析 (不含口服錠劑膠囊)
(本題為複選題,故百分比超過100%,n=100,整體勾選416次)
表八 受訪者在醫院內可取得藥品資訊的管道
(本題為複選題,故百分比超過100%,n = 100,整體勾選395次)
三、研究對象前後測的差異比較分析
衛教前後的差異,分析評估使用的成效 (表九)。數據的呈現顯示,施與衛教前後,在操作使用上有明顯正向的改變與認知增加的趨勢。
表九 研究對象接受品資訊 QR code 衛教前後測之平均數與P值表
四、滿意度調查分析
後測部分結束後,請受訪者依使用操作的情形填寫滿意度調查,以供日後修正系統之參考 (表十)。
表十 滿意度調查表 (N = 100)
伍、討論
受訪者主要條件限為年滿20歲以上,該醫學中心之病人及其照護家屬、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者;因此呈現出來的受訪者背景屬性,與醫院中主要就診的族群不同;性別比例上男女比例37:63,差異上為1:1.70,分析病人主要的照護者多為家中女性;年齡分佈上以40-49歲 (32%) 為最多,收案對象年齡層多屬青壯族群,分析因受限於條件為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者,可能影響到如老年患者,對藥品操作使用較有疑慮、困難的族群被排除,連帶形成在「生病時主要照護者」的部分顯現出以配偶照護 (53%) 為最高,與實際上在醫學中心就診的族群情況略不同;但因本研究設計為評估藥品資訊 QR code 之成效,了解在智慧型手機世代的接受度與實用性、滿意度等,而參與問卷填寫之贈送小禮品亦為3C 物品,分析以上因素為影響受訪者族群,與現行醫院內就診比例佔多數的老年銀髮族群有差距,但隨著智慧型手機日益普及,傳統手機將面臨市場上的淘汰,藥品資訊 QR code 亦會隨之普遍,對病人的用藥安全會更形重要與必要。
在對正確用藥的認知部分因受訪者族群多屬青壯年齡,且教育程度大專以上 (86%) 比例最高,故均有良好的觀念,對有別於口服,需特殊操作的藥品感到困難的比例不高,影響受訪者族群留下來進行藥物諮詢,獲取藥品資訊的原因最多為「認為自行可學習」(56%)。
在操作使用 QR code 前後測的差異部分共有8題,p值顯示上除了「認為對藥品的使用步驟熟練度與正確性是一大困擾」p值為0.173,其他7題均p < 0.01,具有統計學上明顯的意義,分析「認為對藥品的使用步驟熟練度與正確性是一大困擾」這題,應與受訪族群的特性有關,因教育程度高,對資訊接收快,故在這部分無法顯示出差異。
對於藥品資訊來源前後測的差異部分,在接受本研究衛教後,原本在前測只佔15%的讀取藥袋上 QR code,竄升為第一位 (89%),顯示在提供更方便及時的方式後,受試族群依其習於資訊快速提供的網路智慧世代,接受新方式的比例大幅提升。另在「讀取 QR code 內載藥品資訊需透過的工具」,p = 0.099,統計學上無顯示意義,推估因受試族群受測前即已熟悉操作智慧型手機,此題顯示不出差異。
滿意度調查部分,在「改善正確使用藥品的困擾」,勾選非常滿意的比例達61%,顯示藥品資訊 QR code 確實對民眾的正確用藥有明顯助益,且在受訪族群的接受度與滿意度均有良好且正面的評價。
陸、結論
條碼自1995年在美國開始啟用於醫療流程管理中5,讓醫療品質的監控大獲助益,讓原本須仰賴人力工作或記憶的部分,因為電腦化與條碼的協助下,大幅降低人為因素的錯誤率6;在與藥品各相關流程中,條碼的普及率已接近80%,更是醫院評鑑中的重要項目,惟尚未大幅推廣治病人用藥的使用端,研究者深感病人正確用藥之重要性與急迫性,因醫療品質所追求的給藥疏失,多只到達護理人員給藥與病人這一步驟,但病人在醫院上有醫護人員照護,離開醫院回家後,是否能正確服藥仍為一隱憂所在,以站在病人的角度來看,應加強病人自行使用藥品這部分的資源,降低病人對用藥的不安全感與不確定感,才能強化病人的服藥順從性,達到醫療的目的。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Drug Health Education Information by QR Code Importation
Ching-Hua Huang1, Chung-Hung Tsai2, Chien-Ying Lee1,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1
Department of Medicine,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2
Abstract
It is important to provid patients with better quality of care in health care environment. Not only for specializing in treating diseases, we should stand in patient's point of view to get more attention to patients safety, and also to provide medical services more circumspectly. Therefore, we hope that QR code design could provide patient health education aspects in the use of medicines and information to improve patient medication safety continously. Drug information in QR code plan printed on medicine paper bags which is to build the connec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films or on a single web page to the guidance for drugs information, so that patients could read drug information by smartphones or tablet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correct medication guiding after leaving the hospital. In a user survey to assess QR code as a way to build the effectiveness. The research process 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 before-after study, drug information QR code of users health education and satisfaction surveys which here are taken as a reference for improvement.
參考資料:
1. Institute of Medicine. http://www.nationalacademies.org/hmd/.
2. Kohn KT, C. J., Donaldson MS, To Err is Human 1999 report brief. 1999.
3. William H. DeLone, E. R. M.,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Variable. 1992.
4. Waltz, C., Strickland, O. and Lenz, E., Measurement in Nursing Research 1991.
5. Mary V. Wideman, M. E. W., Timothy M. Anderson Barcode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Lessons Learned from an Intensive Care Unit Implementation Advances in Patient Safety: Vol. 3.
6. Eric G. Poon, M. D., M.P.H., Carol A. Keohane, B.S.N., R.N., Catherine S. Yoon, M.S., Matthew Ditmore, B.A., Anne Bane, R.N., M.S.N., Osnat Levtzion-Korach, M.D., M.H.A., Thomas Moniz, Pharm.D., Jeffrey M. Rothschild, M.D., M.P.H., Allen B. Kachalia, M.D., J.D., Judy Hayes, R.N., M.S.N., William W. Churchill, M.S., R.Ph., Stuart Lipsitz, Sc.D., Anthony D. Whittemore, M.D., David W. Bates, M.D., and Tejal K. Gandhi, M.D., M.P.H., Effect of Bar-Code Technology on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N Engl J Med 2010, 362, 1698-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