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Vol. 39 No.3
Sep. 30 2023
中華民國一一二年九月卅日出版

檳榔介紹及方劑應用


李慧娟1、董維軒1、陳立偉2


1林口長庚醫院中藥局、2長庚醫院中醫藥劑部



摘要


檳榔(betel nut) 出自李當之《藥錄》;棕櫚科常綠喬木植物棕榔 (Areca cathecu L.) 的成熟種子。具有殺蟲消積,行氣,利水,截瘧的功效。種子含總生物鹼0.3-0.6%,藥用檳榔是指檳榔子(或稱桄榔),食用檳榔則指檳榔殼。另外,藥物檳榔多為成熟乾燥種子,而咀嚼檳榔則為幼果。檳榔致癌的前提是反覆咀嚼,而入藥則無需咀嚼,只要避免嚼食,檳榔完全可以安心作為藥用。


藥用檳榔和西藥併用時需注意中西藥交互作用,檳榔中的成份檳榔鹼(arecoline)與抗精神病藥物產生錐體外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和控制氣喘用藥而無法適當的控制氣喘。


關鍵字: 檳榔鹼、Arecoline、中西藥交互作用、EPS、木香檳榔丸、達原飲



壹、 前言


檳榔為棕櫚科常綠喬木植物有藥用與食用之分,藥用檳榔與食用檳榔在外型及內部結構差異較大,藥用檳榔為扁球型或圓錐型,質堅硬,不易破碎,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食用檳榔為橄欖型,中果皮厚多纖維,中間有一卵型種子,中果組織纖維具有良好的咬嚼性。二者雖都為檳榔,實際上藥用檳榔是指檳榔子,食用檳榔則指檳榔殼。另外,藥用檳榔多為成熟乾燥種子,而食用檳榔則為幼果。


檳榔致癌的前提是塗抹石灰蔞葉包裹加工並反覆咀嚼,而入藥則無需咀嚼。只要避免嚼食,檳榔完全可以放心當藥用的。


貳、 檳榔的基本介紹


一、基原


棕櫚科(Palmae)常綠喬木植物檳榔(Areca cathecu L.)的乾燥成熟種子,冬、春二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將種子取出曬乾、浸透切片而成。檳榔於歷代藥典有不同如大腹子《嶺表錄異》、白檳榔《藥性論》、大腹檳榔《本草圖經》、檳榔子《本草綱目》、榔玉《中藥誌》,主要產地為臺灣、福建、雲南與兩廣等地。


二、性味歸經


辛、苦、溫,入胃、大腸經。


三、炮製


用清水浸泡,至泡透、撈起、切片、曬乾。炒用或炒焦用。因生品作用較猛,因此炮製炒後可緩和藥性,以免耗氣傷正,並能減少服後噁心、腹瀉、腹痛的副作用。


四、鑑別


檳榔飲片呈扁球的圓錐形,頂端鈍圓,基部平寬,高1.5~3.5 cm,基部直徑1.5~3 cm。表面淡黃棕色或暗棕色,有稍凹下的淡色網狀紋理,偶附有銀白色內果皮斑片或中果皮纖維,基部中央有凹窩(為珠孔部位),旁有大的淡色種臍。質極堅硬,不易破碎,斷面可見大理石樣紋理,係紅棕色的種皮及外胚乳向內錯入於類白色的內胚乳而成,縱剖面珠孔部位內側有空隙,藏有細小乾縮的胚。品質以果大體重、堅實、不破裂者為佳。


質量標準上檳榔、炒檳榔水分不得過10.0%,含檳榔鹼,不得少於0.20%。焦檳榔水分: 不得過9.0%,含檳榔鹼不得少於0.10% 3


五、功效


檳榔在文獻別錄記載《別錄》:「主消穀,逐水,除痰癖,殺三蟲伏尸,療寸白。」,《藥性論》:「宜利五臟六腑壅滯,破堅滿氣,下水腫,治心痛,風血積聚。」,《本草綱目》:「治瀉痢後重,心腹諸痛,大小便氣秘,痰氣喘急。療諸瘧,御瘴癘。綜合上述藥典紀載檳榔主要有三大功效:殺蟲,對絛蟲、蛔蟲、薑片蟲、蟯蟲、肝吸蟲等寄生蟲都有殺滅作用,可單味服用,也可配伍使用;行氣、消導,可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以及痢疾腹瀉等;祛濕化水,治多種水腫、關節寒濕疼痛等。


六、用法用量


煎服,6~15g。單用驅殺絛蟲、薑片蟲時,可用60~120g。13


參、 檳榔應用在方劑介紹


用於多種腸道寄生蟲病,對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均有驅殺作用。其中對絛蟲證療效最佳,常單用或與南瓜子同用取效。用治蛔蟲、蟯蟲證,多與使君子、苦楝皮同用;用治薑片蟲,可與烏梅、甘草、牽牛子配伍;檳榔水煮液治療腸道鞭毛蟲病。


檳榔在方劑也用於食積氣滯,瀉痢後重。檳榔味苦、入胃腸,功擅行胃腸之氣,消積導滯,故用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及痢疾裡急後重等症。


應用之方劑:


一、木香檳榔丸《儒門事親》


為消導化積劑,所治之證多由飲食積滯內停,氣機阻滯,濕熱蘊聚。以木香、檳榔行氣化滯、消除脘腹脹痛,除裡急後重;大黃、芒硝、牽牛子攻積導滯,瀉熱通便,祛除熱實之邪;以青皮、陳皮、行氣化積,加強木香、檳榔疏氣之功;配香附、三稜、莪朮疏肝解鬱,破血中之氣;枳殼下氣寬腸,行胸腹之氣以消痞滿;黃連,黃柏,清熱燥濕止其下痢。


二、疏鑿引子《濟生方》


主治上證為濕熱甚而氣尚實也。此為陽水,陽水見陽證,脈必沉數,陰水見陰證,脈必沉遲。此足太陽手足太陰藥也。外而一身盡腫,內而口渴便秘,是上下表裏俱病也。羌活秦艽解表疏風,使溼以風勝,邪由汗出,而升之於上,腹皮、苓皮、薑皮、辛散淡滲,所以行水於皮膚,商陸、檳榔、椒目、赤豆、去脹攻堅,所以行水於腹裏,木通瀉心肺之水,達於小腸,澤瀉瀉脾腎之水,通於膀胱,上下內外分消其勢,亦猶神禹疏江鑿河之意也。


三、雞鳴散《證治準繩》


方中檳榔質重下達,行氣逐濕為君;木瓜化濕通絡,陳皮理氣燥濕為臣;紫蘇葉、桔梗宣通氣機,吳萸、生薑溫散寒邪並為佐。諸藥合用,共奏行氣降濁,化濕通絡之功。用治寒濕腳氣腫痛,常與木瓜、吳茱萸、橘皮等配伍。中醫藥司有提到,一日飲片量26克。表一13




表一 檳榔與其他藥物配伍應用之方劑13

 




四、截瘧七寶飲《易簡方》


檳榔有截瘧作用,與常山、草果等同用,用治瘧疾寒熱久發不止。


五、達原飲《明代吳又可-瘟疫論》14


吳又可稱此方可驅離人體膜原之邪,「使邪氣潰敗,速離膜原」,故方名「達原飲」。本方由檳榔、厚朴、草果等組成,有開達膜原、辟穢化濁之功,主治溫病初起、邪伏膜原。現代可用檳榔9克、厚朴6克、草果3克、知母6克、白芍6克、黃芩6克、甘草3克,水煎服。應用達原飲時尤需重視舌象,古人說「雜病重脈,溫病重舌」,疫毒之邪侵入膜原,濁邪上犯,肺胃受傷,津液不能布化,就會出現「舌苔垢膩或白厚如積粉」這種特殊的舌象。新冠肺炎患者症狀和體徵與上述符合,所以達原飲受到廣泛重視。


肆、 檳榔中西藥交互作用及禁忌


檳榔主要成分檳榔鹼(Arecoline)為中度擬副交感神經興奮劑生物鹼,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檳榔鹼被比作尼古丁,可提高警覺性和精力、欣快和放鬆。檳榔鹼是毒蕈鹼乙醯膽鹼(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 M1、M2、M3受體和 M4 的部分作用劑( partial agonist)。


服用神經科的藥物同時吃檳榔會使椎體外徑路的症狀〈EPS〉4,肌肉僵硬、面部表情木納、手腳抖動及坐立不安等症狀。檳榔使用會增加大腦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而檳榔鹼是一種可能令人上癮的檳榔成分,具有單胺氧化酶-A (MAO-A) 抑制劑樣特性。MAO-A 抑制劑可防止神經遞質分解並增加大腦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濃度。在接受抗憂鬱治療後的抑鬱症患者中觀察到每日檳榔使用量減少,包括 MAO-A 抑制劑和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製劑 (SSRI)。併用控制氣喘用藥(Prednisolone, Salbutamol)無法適當的控制氣喘,因檳榔鹼影響嗜酸趨化酶(CCL11、eotaxin),是一種重要的嗜酸性粒細胞特異性趨化因子,與嗜酸性粒細胞的募集有關、引發哮喘和肺功能,整理如表二。4



表二 檳榔Areca catechu(betel nut)與西藥交互作用4




《中國藥典》標明檳榔無毒,入藥也是安全的。不過,使用檳榔要注意如下幾點:


一、氣虛者慎用。檳榔破氣力強,易傷正氣。氣虛下陷(包括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不止、崩漏、胃下垂等)者要慎用,否則會加重病證。


二、體弱久病者忌用。老人脾胃虛弱泄瀉者,或久病體虛者,不宜服用。
三、嘔血或腸阻塞者,不宜過量服檳榔。


四、不宜過量或久用。檳榔煎湯,常用量6~15克;單用殺蟲可用60~120克。檳榔生品力猛,驅蟲多生用。炒用力緩,鮮品優於陳久者。


伍、 結論


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有記載如下:「嶺南人以檳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之久,則薰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去痰也。三曰:飢能使之飽。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四曰飽能使之飢。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可知檳榔有除痰、消食、健胃功用。


多數人僅知檳榔為一般提神所咀嚼之食品,且與口腔癌有關,鮮少知有實用及藥用區分,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上應用達原飲,其中檳榔扮演重要角色,方藥解析《溫疫論》言:「檳榔能消能磨,除伏邪,為疏利之藥,又除嶺南瘴氣;厚朴破戾氣所結;草果辛烈氣雄,除伏邪盤踞;三味協力,直達其巢穴,使邪氣潰敗,速離膜原。熱傷津液,加知母以滋陰;熱傷營氣,加白芍以和血;黃芩清燥熱之餘;甘草為和中之用。」全方合用,共奏開達膜原、辟穢化濁之功,使疫毒之邪潰散,速離膜原,熱毒得清,陰津得復,諸證悉除。

 



Betel Nut Introduction and Prescription Application


Huichuanlee, Wei Hsuan Tung, Liwei Chen


Linkou Chang Gung Hospital



Abstract


Betel nut comes from "Yaolu" by Li Dangzhi; the mature seed of palm palm (Areca cathecu L.), an evergreen tree plant in the palm family. It has the effects of killing insects, promoting qi, promoting water, and stopping malaria. Seeds contain 0.3-0.6% of total alkaloids, medicinal betel nut refers to betel nut (orArenga pinnata ), and edible betel nut refers to betel nut shell. In addition, the medicine betel nut is mostly mature dry seeds, while chewing betel nut is young fruit. The prerequisite for betel nut to cause cancer is repeated chewing, and it is not necessary to chew when used as medicine. As long as you avoid chewing, betel nut can be used as medicine with peace of mind.
When medicinal betel nut i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western medicin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The components of arecoline (arecoline) and antipsychotic drugs produce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 and are used to control asthma drugs can not properly control asthma.




參考資料:


1. https://kknews.cc/health/2bl52og.html
2. Journal of Medicial Chemistry,Vol 41,No 11,pp 1962-9(1998)
4.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3. 蔣志、陳其城等。檳榔及其活性物治的研究進。中國中藥雜誌,2013;38(11):1684-1687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2020 年 8 月 18 日。
5. 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新型冠狀病毒病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公告。https://www.nricm.
6. 高本釗。新編中藥大辭典(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1:5201-5206
8. 惠秋沙、孫立立。炮製對檳榔化學成分的影響。中成藥,2007;29(9): 1331-1335。
9.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10.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制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19-121.
1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83.
12. 《中國中醫藥報》/2006年/3月/17日/第006版,作者:陳國華
12.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13. 王綿之、許濟群。方劑學。臺北:知音出版社,2006
14. 中醫內科醫學雜誌 ; 18卷2期 (2020 / 12 / 01) , P12 – 34
15.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



通訊作者:李慧娟/通訊地址:桃園市龜山區復興街5號
服務單位:林口長庚醫院中藥局/聯絡電話:(O) 03-3281200 ext 3550